十二個洗髮“禁忌” 教你正確護理秀髮
溫馨小提示:
如果你發現有不少的頭屑,這有可能是做髮型時的殘留物,一周用一次清潔香波,並且可以測試一下你的髮型用品變幹以後是不是還有殘留的雜質——把它噴到鏡子上,等它慢慢變幹就可以知道了。
生活養生我們需要注意很多問題,簡簡單單的洗髮都需要注意很多問題,今天我們來講講洗髮中的誤區有哪些,看看你是否也存在這種誤區。
日常洗頭“十二禁” 你是不是全中了
一忌:油性發質的人忌“懶”,應每天洗頭。
油性頭髮的人,由於頭皮油脂分泌非常旺盛,頭髮易顯油膩粘重,建議每天洗髮一次。油脂在頭髮上長期殘留,若得不到及時清洗,極易沾上塵埃,頭髮表面就會凹凸不平,不僅看上去暗淡無光,而且在行動和梳頭發時,會直接增加頭髮間的摩擦,導致頭髮發質受損,頭髮開叉甚至斷裂。
二忌:不梳頭直接洗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頭皮對於頭髮來說非常重要。洗頭前,先用蘸濕的梳子梳頭,令附著頭皮的污垢和灰塵浮於表面,才能同時洗淨頭皮和頭髮。為避免傷到頭皮,建議使用寬齒縫、圓頭的梳子。
三忌:護髮素不沖洗乾淨
不少人認為,護髮素殘留一些在頭髮上能令頭髮更潤澤。其實,殘留的護髮素容易混合灰塵粘附頭皮,堵塞毛囊,引發炎症。因此,護髮素塗抹後務必要沖洗乾淨。
四忌:濕著頭髮睡覺
頭髮濕的時候毛鱗片張開,此時頭髮很嬌弱,不耐摩擦。如果在頭髮半濕半幹的狀態下睡覺,會導致角質層變薄,令頭髮變得乾燥。
五忌:頭髮剛浸濕就抹洗髮水
許多人頭髮剛剛浸濕就將洗髮水倒在頭上,殊不知,這樣根本洗不淨頭髮。抹洗髮水前,要先用溫水沖洗頭髮和頭皮1分鐘以上,去除七八成的污垢。隨後,將洗髮水倒在手心,加水打出泡沫後再抹在頭髮上,這樣泡沫更豐富,能徹底洗淨頭髮。
六忌:忌不遵循正確的洗髮規律
遵循正確的洗髮頻率,洗髮不僅能清除頭髮上的塵埃、污垢和油脂,還能有效減少頭髮開叉斷裂的機會,使頭髮健康,看起來有光澤。同時,這也是保持頭髮健康並有效控制頭屑產生的最有效方法,因為科學證明,頭屑和一種微生物有關,而頭皮分泌的油脂積累起來,就成了這些微生物生存的基礎,自然就遠離頭屑的煩惱了。
七忌:洗完頭馬上外出
研究發現,頭髮受到的紫外線輻射量是臉部的兩倍以上,紫外線會令毛鱗片變薄、剝落,洗完頭馬上外出,紫外線容易導致斷發、分叉。若外出,最好撐傘或戴頂帽子防紫外線。
八忌:洗頭時用指甲撓頭皮
指甲中有許多細菌,一旦嬌嫩的頭皮被抓破,容易誘發感染。抹洗髮水時要用指腹輕輕推頭皮,既去汙又活血。
九忌:護髮素塗在發根
由於洗髮時頭髮毛囊打開,護髮素塗在發根上,其中的化學物質容易滲入並堵塞毛囊。建議先理順頭髮,沿耳朵附近往發尖方向塗抹發梢,一定不要讓護髮素碰到頭皮。
十忌:忌只洗一遍頭
研究發現,第一次洗髮可以除去油垢和做髮型時的輔助用品,第二次洗髮就能使頭髮蓬鬆。
十一忌:忌邊洗頭邊梳頭
不要在洗髮過程中用梳子去梳濕發,這樣容易產生斷發。
十二忌:中性或幹性發質的人忌“一成不變”,宜具體時間具體分析。
中性或幹性的頭髮,建議一周清潔4-5次,這樣可以使頭髮更粗壯,更亮澤。另外,在夏天氣溫升高或對經常在戶外運動的人而言,頭髮更容易受到強烈的紫外線和空氣中粉塵的刺激,每天洗頭就成為避免發質受損、保持清爽形象所不可或缺的步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