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脾陽虛和脾陰虛有什麼不同的症狀?

脾陰虛,指脾精不足。本證多由勞倦內傷,思慮過度,溫熱病的恢復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後期等,耗傷脾臟之陰血及津液所致,進而陰虛火旺,形成本證。臨床常見不思飲食,食後腹脹,脘腹灼痛,口唇乾燥,幹嘔呃逆,大便幹結,形體消瘦,舌紅苔剝,脈細或細數。治宜育陰增液。

脾陽虛又稱脾胃虛寒。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症見食欲減退、腹脹、胃痛而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

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在防病和養生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脾胃,以下幾種中成藥可治療“脾虛”。

四君子丸:

治療脾陽虛。成分: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功能:益氣健脾。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搪、面色萎黃、四肢無力、語聲低微,或氣短、大便難以排出等(現代多用於慢性胃炎、神經衰弱、胃腸功能減退、習慣性便秘、慢性腸炎等病症)。用法:口服,水丸一次3-6克,一日3次。

生脈散:

治療脾陰虛。成分:人參、麥門冬、五味子。功能:益氣生津,斂陰止汗。適用于氣陰兩傷引起的心悸氣短、脈微虛汗、咽幹舌燥,久咳傷肺、自汗,以及脾虛氣弱等;對於低血壓或休克也有一定療效。用法:市場上有口服液、注射劑兩種類型,口服液劑型每日3次,每服10毫升;注射劑(主要在醫院使用)可以輸液稀釋5-10倍後,每次靜脈滴注10毫升。

參芪精:

治療脾陽虛。成分:人參、黃芪。功能:益氣升陽。主治身體虛弱、食欲不振、疲勞過度、失眠,以及氣血津液不足等。用法:每服10毫升,每日1次,早飯前服用。

參苓白術散:

治療脾氣虛。成分:人參、白術、茯苓、陳皮、山藥、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等。功能:補益脾胃,滲濕和中。適用於脾胃氣虛引起的飲食不消、胸肮痞塞、或吐或瀉、四肢無力、舌苔白膩。用法:散劑每服6克,水丸每服3-9克,日服1-2次,溫開水送下。

山藥山楂泥

將山藥山楂泥製作成小點心,放在冰箱裡儲藏,下午三四點鐘拿出來吃一小碗,或者乾脆當作早點食用,對脾虛老年人來說很合適。

山藥山楂泥用料有,山藥200克、豆沙150克、山楂糕100克、豆粉50克(超市可買到)、白糖150克、食用油100克。

將淮山藥粉碎成細末,加入白糖50克,加水少許,攪成細泥,置1碗中;山楂糕攪成細泥,另置1碗內,加白糖25克,拌勻;豆沙另置1碗中,3個碗均上籠蒸熟透後,取出待用。將炒鍋燒熱,下豬油,倒入淮山藥泥,炒至濃稠時,盛在盤子的中間;將炒鍋下油,依次再炒山楂糕泥和豆沙,分別盛在淮山藥泥的兩邊。

將勺置武火上,加清水少許,白糖75克,燒沸去沫,用豆粉勾成芡汁,澆在泥上面即成。

編輯推薦:

脾胃虛弱的症狀,怎麼調理脾胃 從臉色判斷脾胃好壞 脾胃不好能從面相看出 脾胃不好 這四個方法幫助你有效的調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