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三藾、沙薑、山辣。
性味:味辛, 性溫。
歸經:歸胃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根莖。
形態特徵:本品多為圓形或近圓形的橫切片, 直徑1~50px, 厚0.3~0. 125px。 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 皺縮, 有的有根痕或殘存鬚根;切面類白色, 粉性, 常鼓凸。 質脆, 易折斷。 氣香特異, 味辛辣。
山柰的用法用量用法:6~9g。
炮製:洗淨, 除去鬚根, 切片, 曬乾。
山柰的功效作用功效:行氣溫中, 消食, 止痛。
主治:用於胸膈脹滿, 脘腹冷痛, 飲食不消。
山柰的禁忌陰虛血虧, 胃有鬱火者忌服。
山柰的配伍1、治心腹冷痛:山柰、丁香、當歸、甘草等分。 為末, 醋糊丸, 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酒下。
2、治風蟲牙痛:肥皂一個, 去穰, 內入三賴、甘松各三分, 花椒、鹽不拘多少, 以塞肥皂滿為度, 用麵包, 煉紅, 取研為末, 每日擦牙。 (《攝生眾妙方》)
山柰的相關論述1、《本草綱目》:暖中, 辟瘴癘惡氣。 治心腹冷氣痛, 寒濕霍亂, 風蟲牙痛。
2、《本草匯言》:治停食不化, 一切寒中諸證。
3、《嶺南采藥錄》:治跌打傷, 又能消腫。 治骨哽, 以之和赤芍、威靈仙等分, 水煎服。
稻芽 麥芽 紅麴 蕪菁 建曲 神曲 蘑菇 雞內金 紅石耳 萊菔 半夏曲 毛筍 沙棘 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