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葎草

葎草

別名:勒草、黑草、葛葎蔓、葛勒蔓、來毒草、葛葎草、澀蘿蔓、割人藤、苦瓜藤、鋸鋸藤、拉拉藤、五爪龍、大葉五爪龍。

性味:甘、苦、寒。

歸經:肺、腎經。

入藥部位: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的全草。

形態特徵:葉皺縮成團。 完整葉片展平後為近腎形五角狀, 掌狀深裂, 裂片5-7, 邊緣有粗鋸齒, 兩面均有毛茸, 下麵有黃色小腺點;葉柄長5-20cm, 有縱溝和倒刺。 莖圓形, 有倒刺和毛茸。 質脆易碎, 莖斷面中空, 不平坦, 皮、木部易分離。 有的可見花序或果穗。 氣微, 味淡。

葎草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0-15g, 鮮品30-60g;或搗汁。

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水熏洗。

炮製:除去木質莖、殘根及雜質。

切制:除去雜質、木質莖、殘根、淋水稍潤, 切段、曬乾, 篩去灰屑。

葎草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主肺熱咳嗽, 肺癰, 虛熱煩渴, 熱淋, 水腫, 小便不利, 濕熱瀉痢, 熱毒瘡瘍, 皮膚瘙癢。

葎草的配伍

1、治膏淋:葎草搗生汁三升, 酢二合。 相和, 空腹頓服, 當溺如白汁。

2、治砂石淋:鮮葎草莖四至五兩。 搗爛, 酌加開水擂汁服。

3、治新久瘧疾:葛葎草一握(去兩頭, 秋冬用幹者)、恒山末等分。 以淡漿水二大盞, 浸藥, 星月下露一宿, 五更煎一盞, 以吐痰愈。

4、治久痢成疳:葎草幹蔓搗篩, 量多少, 管吹穀道中。

5、治痢疾或小便淋瀝, 尿血等: 鮮葎草二至四兩。 水煎, 飯前服, 日兩次。

6、治癩, 遍體皆瘡:葎草一擔, 以水二石, 煮取一石, 以漬瘡。

7、治烏癩:葎草二秤(銼, 細淘),

益母草一秤(銼, 洗淘)。 用水二石五鬥, 煮取一石五鬥, 漉去滓, 盆甕中浸浴一時辰久方出, 用被衣覆之, 又再浸浴一時辰久方出, 勿令見風, 明日複作。 如入湯後, 舉身瘙癢不可忍, 令旁人捉手, 不令搔動, 食頃漸定。 後隔三日一浴。 其藥水經浴兩次即棄之。

8、治皮膚瘙癢:葎草適量, 水煎熏洗。

9、治癰毒初起(皮色不變, 硬腫不痛):葎蓉草鮮葉一握。 以冷開水洗淨, 和紅糖搗爛, 加熱敷貼, 日換兩次。

10、治瘰鬁:葎草鮮葉二兩, 黃酒二兩, 紅糖四兩。 水煎, 分三次飯後服。

11、治小兒天泡瘡: 割人藤煎水洗, 每日一至二次。 忌魚腥發物。

12、治蛇、蠍螫傷: 葎草鮮葉一握, 雄黃一錢。 搗爛敷貼。

13、治痔瘡脫肛:鮮葎草三兩。 煎水熏洗。

葎草的禁忌

非熱病者慎用。

土貝母 大血藤 敗醬草 紫花地丁 人中黃 蒲公英 魚腥草(清熱藥) 六月雪 貫眾 野菊花 北豆根 墓頭回 金蕎麥 漏蘆 拳參 重樓 荔枝草 石見穿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