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董廷瑤醫案

一、疳積重症案

董×, 11個月。 一診:1981年6月24日。

主訴:疳積腹脹, 按之硬滿, 口饞嗜食, 大便堅硬。

診查:面色萎黃, 毛髮焦枯, 夜眠煩擾, 易見汗多, 舌紅苔黃。 針四縫穴液多。

辨證:疳積較重。

治法:治以消疳化積。

處方:幹蟾皮4.5g 陳香櫞6g 炒白芍6g 木香3g 胡黃連2g 醋炒五穀蟲9g 煨三棱4.5g 煨莪術4.5g 炒穀芽9g 炒枳實4.5g 7帖

後二診又連服上方1周, 其間針四縫穴, 粘液尚有。

三診:7月8日。 疳積漸化, 腹仍脹滿, 但按之已軟, 納食如常, 形神較振, 大便通調, 夜煩多汗時見, 舌苔薄潤。 針四縫穴液少夾血。 以扶脾消疳法主之。

處方:米炒黨參6g 焦白術9g 朱茯苓9g 清甘草3g 炒淮山藥9g 小青皮4.5g 煨三棱4.5g 煨莪術4.5g 醋炒五穀蟲6g 玉屏風散9g(包) 7帖

二、暑溫腑實案

鄭××, 男, 2歲。 初診:1965年7月29日。

主訴:患兒高熱(38.5~39.4℃)已3天, 肢冷無汗, 頸強抽搐, 時有嗜睡, 神志尚清, 便閉5天。

診查:腹部微滿, 舌苔薄潤, 脈象細數(西醫診斷為乙型腦炎)。

辨證:是為暑溫邪熱內結。

治法:亟須清解瀉火, 開門逐盜。

處方:西香薷3g 西大黃6g 益元散12g(荷葉包) 黑山梔9g 大青葉9g 玄明粉4.5g(沖) 連翹9g 銀花9g 鉤藤6g 鮮佩蘭12g

二診:7月30日。 1帖便通5次, 腹已柔和, 小溲尚通, 頸軟搐減;但熱度仍高, 舌紅脈數。 溫邪初得出路, 其勢尚熾。 再以清火解毒。

處方:生石膏30g 知母6g 大青葉9g 川黃連1.8g 益元散12g 鮮竹葉50片

連翹9g 銀花9g 鮮青蒿12g 1帖

三診:7月31日。 熱勢較松(38.5℃), 便下五次, 睡時驚惕, 舌絳苔薄。 溫邪未消, 病勢猶重。 再以瀉火清熱, 祛除邪毒。

處方:川黃連2.4g 淡黃芩6g 黑山梔9g 益元散12g 扁豆花4.5g 連翹9g 銀花9g 大青葉9g 鮮竹葉50片 紫雪丹0.9g(化服)1帖

四診:8月1日。 熱退驚平, 便下亦和, 舌紅苔潤, 續以清泄。

處方:川黃連1.8g 淡黃芩4.5g 六一散12g(荷葉包) 連翹9g 銀花9g 桑葉9g 淡竹葉4.5g 大青葉9g 川石斛9g 知母6g 2帖

五診:8月3日。 諸恙均和, 形神亦振, 唯小便短少, 大便乾澀, 苔薄而幹, 是溫熱傷津之故。 病瘥當予清潤調理。

處方:玄參9g 知母6g 瓜蔞仁12g 火麻仁12g 炙甘草3g 炒穀芽9g 川石斛9g 麥冬9g 大生地12g 2帖。 藥後病癒出院。

按:病孩症起三天, 已見實熱裡結, 可見暑溫傳變急驟, 邪毒正盛, 故即予通腑瀉火之劑。 昔賢喻嘉言謂:金匱治痙為病, 胸滿口噤, 臥不著席, 腳攣急, 必(齒介)齒, 可與大承氣, 乃死中求生之法也。 服之邪毒初得通泄, 其猖厥之勢頓挫。 二、三診時,

先予白虎加味, 繼之黃連解毒, 均以清氣泄熱、解毒化暑為主。 其後邪勢大衰, 病情遂入坦途, 治方逐漸轉為清潤滋養而愈。

三、高熱急驚案

楊××, 女, 10歲。 初診:1962年6月3日。

主訴:壯熱不退, 已有一周(39.5~40℃), 神志昏迷, 狂妄不安, 便結九天, 矢氣頻轉, 手足掣搐, 汗少溲赤。

診查:兩脈數實, 舌苔黃膩。

辨證:治法:是陽明經腑實熱, 擬通腑結, 下實熱。

處方:川厚樸3g 生枳實6g 西大黃9g 玄明粉6g(沖) 紫雪丹3g(化服)1帖。

二診:6月4日。 神志仍昏, 大便未下, 汗出較多, 小溲赤澀。 脈象同前而舌絳苔燥。 為實熱逗留腸胃, 勢已化為化燥。 改用白虎加味以透邪清熱, 生津潤燥。

處方:生石膏60g(先入) 知母6g 生甘草3g 陳粳米30g(包) 鮮生地30g 花粉9g 鮮竹葉50片 鮮菖蒲6g 紫雪丹3g(化服)1帖。

三診:6月5日。 藥後入大量宿糞,

熱和神清, 知饑索食, 津津有汗。 舌轉滋潤, 脈象平靜。 然餘熱未清, 防其死灰復燃。 擬竹葉石膏湯2帖。

藥後熱清神安, 調理而愈。

按:本例急驚昏迷掣搐, 是因陽明經腑實熱所致.用大承氣釜底抽薪, 未見顯效, 大便不下。 此時病邪化火化燥之勢轉甚, 故改進白虎東加味清透泄熱, 增液潤燥。 藥後腑氣得通, 熱勢頓和, 神識即清, 驚搐就定。 此亦吳鞠通氏增水行舟之變法也。

四、溫毒犯肺案

陳××, 男, 11個月。

主訴:風痰阻肺, 咳逆氣急, 高熱一周。

診查:面色蒼白, 驚厥抽搐, 角弓反張, 便下粘滑, 小溲短赤。 舌紅苔厚膩乾燥。

辨證、治法:溫毒痰熱化風, 病勢危急, 姑擬豁痰制驚。

處方:鉤藤4.5g(後下), 明天麻3g, 天竹黃6g, 鮮菖蒲4.5g, 膽星3g, 連翹9g, 白附子4.5g, 炙蘇子6g, 桔梗3g, 橘紅3g, 橘絡4, 5g, 琥珀抱龍丸一粒(一次化服),

1帖。

二診:藥不應症, 痰熱穢濁壅阻未化, 仍以豁痰開竅, 以制其驚。

原方去連翹、橘紅、橘絡, 加川黃連、郁金, 續進1帖。 至寶丹1粒(一次化服)。

三診:服藥二帖, 壯熱不退, 四肢厥冷, 更見昏沉嗜睡, 痰多咳逆氣促, 舌紅苔薄口糜, 便下泄利。 溫毒內擾膻中, 已成閉脫之勢, 亟須清火解毒開竅。

處方:葛根9g 生黃芩6g 川黃連2.4g 生石膏30g(先入) 銀花9g 生甘草3g

鉤藤4 5g(後下) 橘紅3g 天花粉9g。 另用熊膽1.5g 麝香0.09g (化服) 1帖。

四診:昨加服熊麝後, 毒從便下, 熱勢稍和, 項脊較軟, 四肢轉溫, 神志已清, 氣促亦緩。 雖溫毒未曾盡撤, 病勢已由險化夷。 擬原法主之。

處方:生石膏30g(先入)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30g 黃芩6g 黃連1.5g 竹葉6g 天花粉9g 另用熊膽0.9g 麝香0.03g(化服) 1帖

此後熱清恙和, 唯肺氣未複, 先後以補肺阿膠湯及六君以收全功。

按:本例西醫診為腺病毒肺炎。初以清熱豁痰、鎮痙開竅,未見緩和。三診時改用熊麝合葛根芩連加石膏主之,一劑其熱即退,改變險象。考抱龍、至寶亦為清熱解毒、涼心豁痰之品;但本病則因溫毒壅盛,犯肺蒙心,化風抽搐,故以熊膽涼心平肝,麝香開結解毒,合白虎清其肺胃實熱。藥症既合,效如桴鼓。最後清調而安。

五、陽亡欲脫喘逆案

王××,女,2歲。

主訴:素體羸弱,近日發熱(就診時體溫38℃)。

診查:咳逆喘促,鼻煽面青,痰聲漉漉,自汗淋漓,眼眶凹陷,四末厥冷,大便泄利,舌苔白膩,脈沉細數。

辨證:症屬陰盛于內,陽亡於外,正虛欲脫。

治法:急擬麻黃附子細辛湯以救其逆。

處方:麻黃4.5g 淡附片2.4g 細辛2.4g 茯苓9g 淡乾薑3g 五味子2.4g

焦白術9g 1帖

二診:藥後陽氣漸回,面色稍潤,二目見淚,自汗亦減,舌苔轉膩,發熱未除(體溫38℃)咳逆,便泄一天五六次,小溲短少,四肢不溫,脈象細數。裡寒有溫化之機,尚未離乎險境。宗原法真武湯為主出入。

處方:淡附子3g 淡乾薑2.4g 茯苓9g 焦白術9g 細辛2.4g 五味子2.4g

陳皮3g 姜半夏9g 桂枝2.4g 川貝粉3g(包) 1帖

服藥後陽回肢溫,面潤泄瘥,唯痰咳氣逆,苔膩脈滑。乃腎不納氣,痰飲未化。以二陳合三子,參入黑錫丹,2帖告平。

按:本例之病,起於太少兩感,旋呈陽亡欲脫,故勉以麻黃附子細辛合真武。因其下利,去芍藥而用五味子,以乾薑代生薑,守中陽而納腎氣。一劑症見好轉,續予原法,去麻黃易以桂枝,重在安表。藥下陽回肢溫,已出險境矣。

六、陽虛高熱案

周×,男,1個半月。

主訴:初生即發高熱,已持續四十餘天,體溫高達40.9℃(肛表),西醫診斷為肺炎。近日透視肺部正常,然高熱不退。

診查:體漸仍在39.7℃,無咳嗽氣促,能食神靜,便下不化,小溲清長,舌淡汗出,發育似無影響,症情頗感特殊。

辨證:細審之下,乃氣陽不足也。

治法:予全真一氣東加減,扶陽益陰,以觀後產兒。

處方:移山參6g(另燉) 黑附子3g 麥冬6g 五味子2.4g 熟地12g 焦白術6g

生甘草2.4g 2帖

二診:藥後高熱初和,今體溫37.8℃,形神亦安,大便如常,小溲仍長,納可腹軟,舌淡苔薄。氣陽初蘇,仍須培本,調燮陰陽。原方加穀芽9g 川石斛6g 2帖

三診:昨今體溫略有升高,曾達39℃。便調溲長,但腹脹矢氣多,審其舌轉淡紅,苔中呈膩。病中哺食過多,形成食複也。以消補兼施為治。

處方:移山參4.5g(另燉) 白術6g 茯苓9g 青皮、陳皮(各)4.5g 甘草 2.4 木香1.8g 青蒿9g 淡竹葉6g 荷葉9g 炒山楂肉6g

四診:二劑後熱勢已緩,體溫38℃上下。形神安靜,便下通調,腹部柔軟,舌苔已化,其質淡紅。病得稍安,健脾清熱以冀收功。

處方:太子參6g 白術6g 茯苓9g 清甘草1.8g 白芍6g 扁豆衣9g 青蒿9g 淡竹葉6g 穀芽9g 花粉9g 2帖。此後熱退便暢,繼以調理而愈。

按:本例為初生幼嬰,症見高熱持久不退,但查無異常,頗屬特殊。在新生弱質尤須細察。張景嶽謂:“無虛者,急在邪氣,去之不速,留之生變矣;多虛者,急在正氣,培之不旱,臨期無濟也。”初診察審,患嬰一派虛象,乃本元虧弱,陽氣外越之虛熱,故亟投全真一氣湯,陰陽並治,深思熟慮,法至穩當,症勢漸緩;迨三診時察見食複之熱,故予調中行滯,消補結合,其熱始平,終獲痊安。故同一發熱,前後病機不同,則全賴細心洞察,隨機應變。

七、腹瀉案

朱××,5個月。初診:1961年5月2日。

主訴:便下泄利,次數頗多,小溲尚通。

診查:腹滿脹氣,按之即哭,形色較萎,身熱不高,舌紅口淡。

辨證:熱利傷津,脾運不暢。

治法:治以清養運脾。

處方:人參須2.4g 煨葛根6g 花粉9g 扁豆衣6g 麩炒枳殼4.5g 青皮3g 炒白術4.5g 生甘草2.4g 香連丸1.8g(包) 2帖

二診:5月4日。泄利仍劇,日有十餘次。腹滿而脹。舌光幹而淡紅。形神萎靡,汗出,納少作惡,小溲尚有。元氣大憊,傷陰耗液,陽虛之象。其勢危殆,亟投益氣扶元救之。

處方:西洋參2.4g(另燉) 移山參4.5g 烏梅4.5g 釵石斛9g 煨訶子9g 花粉9g 石蓮子9g 生穀芽、熟穀芽各9g 土炒白術4.5g 淮山藥9g 炮薑1.5g 生甘草2.4g 1帖

三診:5月5日。泄瀉次數雖減,但便下清谷,腹滿有氣,形神不振,舌光津少而質淡,體溫反低。陰津已傷,陽氣亦衰,幸胃氣稍動,或有一線生機。茲擬救陰扶陽,以冀轉機。

處方:西洋參2.4g(另燉) 移山參4.5g 黃厚附片9g 炮薑1.8g 釵石斛9g 生扁豆9g 炒白術4.5g 生穀芽、熟穀芽各6g 焦甘草2.4g 烏梅4.5g 茯苓9g 1帖

四診:5月6日。服昨方藥後形神較振,泄利見糞,但有不化粘質。小溲尚通,胃氣已動。腹部雖滿,按之尚軟。徵象漸露生機,茲擬原法繼之。

處方:移山參4.5g 黃厚附片9g 上肉桂1.2g 炒白術4.5g 炮薑1.5g 茯苓9g 焦甘草2.4g 烏梅4.5g 釵石斛9g 生谷芽熟穀芽各9g 3帖

五診:5月9日。大便泄利,次數減少,小溲通長,腹部亦軟,形神轉振,胃氣亦和,舌光淡紅。症勢由險化夷,仍以原法加減。

處方:移山參4.5g 黃厚附子9g 炒白術4.5g 炮姜4.5g 烏梅4.5g 釵石斛9g 生穀芽、熟穀芽各9g 淮山藥9g 清甘草3g 煨木香2.4g 2帖

嗣後病情穩定,由於體質太弱,一直調治至6月1日始痊癒出院。

按:本例西醫診斷為中毒性消化不良。中醫辨證為陰陽兩傷,其證乃由熱利轉變而成。本案病情錯綜複雜,非明察毫末,步步緊扣,則殊難見功。初診時其症見舌紅口淡,身熱色萎,便下秘利次多,是熱邪未清而又傷及陰分;腹滿脹氣,按之即哭,是脾運雖虛,氣亦阻滯,乃系虛實互夾之證。如邪熱不祛,氣滯不暢,泄久必更亡津。因之用參須、白術、扁豆衣、花粉、甘草以養陰生津,香連丸、葛根清熱和瀉,青皮、陳皮、枳殼理氣運脾。二劑後泄利仍劇,舌光而幹,形神萎靡,納少作惡,是陰津虧少,胃氣亦衰;其腹滿而脹,但按之不哭,與前脹不同,與舌質淡紅、汗出相參,是為陽虛之征。經曰髒寒生滿病,雖對水氣而言,但其理相同。此是陰損及陽,而致火衰不能溫煦腸胃,運化無權之虛脹腹滿。這時邪熱雖去,元陰亦由病久而隨之虛衰,病情十分危重,當務之急在於扶元生津,保其胃氣,所謂留得一分胃氣,便有一線生機也。若妄用苦寒克伐,必致危殆。方中重用二參以扶元救陰,炮姜溫運陽氣,烏梅、石斛、花粉、蓮子、穀芽、淮山藥、白術生津保胃。一劑後病情好轉,體溫反低,說明辨證陽衰虛脹無疑,再以原方增損,加入附片以溫陽,病情日趨坦途。續予陰陽並扶加減運用,終獲全功。

按:本例西醫診為腺病毒肺炎。初以清熱豁痰、鎮痙開竅,未見緩和。三診時改用熊麝合葛根芩連加石膏主之,一劑其熱即退,改變險象。考抱龍、至寶亦為清熱解毒、涼心豁痰之品;但本病則因溫毒壅盛,犯肺蒙心,化風抽搐,故以熊膽涼心平肝,麝香開結解毒,合白虎清其肺胃實熱。藥症既合,效如桴鼓。最後清調而安。

五、陽亡欲脫喘逆案

王××,女,2歲。

主訴:素體羸弱,近日發熱(就診時體溫38℃)。

診查:咳逆喘促,鼻煽面青,痰聲漉漉,自汗淋漓,眼眶凹陷,四末厥冷,大便泄利,舌苔白膩,脈沉細數。

辨證:症屬陰盛于內,陽亡於外,正虛欲脫。

治法:急擬麻黃附子細辛湯以救其逆。

處方:麻黃4.5g 淡附片2.4g 細辛2.4g 茯苓9g 淡乾薑3g 五味子2.4g

焦白術9g 1帖

二診:藥後陽氣漸回,面色稍潤,二目見淚,自汗亦減,舌苔轉膩,發熱未除(體溫38℃)咳逆,便泄一天五六次,小溲短少,四肢不溫,脈象細數。裡寒有溫化之機,尚未離乎險境。宗原法真武湯為主出入。

處方:淡附子3g 淡乾薑2.4g 茯苓9g 焦白術9g 細辛2.4g 五味子2.4g

陳皮3g 姜半夏9g 桂枝2.4g 川貝粉3g(包) 1帖

服藥後陽回肢溫,面潤泄瘥,唯痰咳氣逆,苔膩脈滑。乃腎不納氣,痰飲未化。以二陳合三子,參入黑錫丹,2帖告平。

按:本例之病,起於太少兩感,旋呈陽亡欲脫,故勉以麻黃附子細辛合真武。因其下利,去芍藥而用五味子,以乾薑代生薑,守中陽而納腎氣。一劑症見好轉,續予原法,去麻黃易以桂枝,重在安表。藥下陽回肢溫,已出險境矣。

六、陽虛高熱案

周×,男,1個半月。

主訴:初生即發高熱,已持續四十餘天,體溫高達40.9℃(肛表),西醫診斷為肺炎。近日透視肺部正常,然高熱不退。

診查:體漸仍在39.7℃,無咳嗽氣促,能食神靜,便下不化,小溲清長,舌淡汗出,發育似無影響,症情頗感特殊。

辨證:細審之下,乃氣陽不足也。

治法:予全真一氣東加減,扶陽益陰,以觀後產兒。

處方:移山參6g(另燉) 黑附子3g 麥冬6g 五味子2.4g 熟地12g 焦白術6g

生甘草2.4g 2帖

二診:藥後高熱初和,今體溫37.8℃,形神亦安,大便如常,小溲仍長,納可腹軟,舌淡苔薄。氣陽初蘇,仍須培本,調燮陰陽。原方加穀芽9g 川石斛6g 2帖

三診:昨今體溫略有升高,曾達39℃。便調溲長,但腹脹矢氣多,審其舌轉淡紅,苔中呈膩。病中哺食過多,形成食複也。以消補兼施為治。

處方:移山參4.5g(另燉) 白術6g 茯苓9g 青皮、陳皮(各)4.5g 甘草 2.4 木香1.8g 青蒿9g 淡竹葉6g 荷葉9g 炒山楂肉6g

四診:二劑後熱勢已緩,體溫38℃上下。形神安靜,便下通調,腹部柔軟,舌苔已化,其質淡紅。病得稍安,健脾清熱以冀收功。

處方:太子參6g 白術6g 茯苓9g 清甘草1.8g 白芍6g 扁豆衣9g 青蒿9g 淡竹葉6g 穀芽9g 花粉9g 2帖。此後熱退便暢,繼以調理而愈。

按:本例為初生幼嬰,症見高熱持久不退,但查無異常,頗屬特殊。在新生弱質尤須細察。張景嶽謂:“無虛者,急在邪氣,去之不速,留之生變矣;多虛者,急在正氣,培之不旱,臨期無濟也。”初診察審,患嬰一派虛象,乃本元虧弱,陽氣外越之虛熱,故亟投全真一氣湯,陰陽並治,深思熟慮,法至穩當,症勢漸緩;迨三診時察見食複之熱,故予調中行滯,消補結合,其熱始平,終獲痊安。故同一發熱,前後病機不同,則全賴細心洞察,隨機應變。

七、腹瀉案

朱××,5個月。初診:1961年5月2日。

主訴:便下泄利,次數頗多,小溲尚通。

診查:腹滿脹氣,按之即哭,形色較萎,身熱不高,舌紅口淡。

辨證:熱利傷津,脾運不暢。

治法:治以清養運脾。

處方:人參須2.4g 煨葛根6g 花粉9g 扁豆衣6g 麩炒枳殼4.5g 青皮3g 炒白術4.5g 生甘草2.4g 香連丸1.8g(包) 2帖

二診:5月4日。泄利仍劇,日有十餘次。腹滿而脹。舌光幹而淡紅。形神萎靡,汗出,納少作惡,小溲尚有。元氣大憊,傷陰耗液,陽虛之象。其勢危殆,亟投益氣扶元救之。

處方:西洋參2.4g(另燉) 移山參4.5g 烏梅4.5g 釵石斛9g 煨訶子9g 花粉9g 石蓮子9g 生穀芽、熟穀芽各9g 土炒白術4.5g 淮山藥9g 炮薑1.5g 生甘草2.4g 1帖

三診:5月5日。泄瀉次數雖減,但便下清谷,腹滿有氣,形神不振,舌光津少而質淡,體溫反低。陰津已傷,陽氣亦衰,幸胃氣稍動,或有一線生機。茲擬救陰扶陽,以冀轉機。

處方:西洋參2.4g(另燉) 移山參4.5g 黃厚附片9g 炮薑1.8g 釵石斛9g 生扁豆9g 炒白術4.5g 生穀芽、熟穀芽各6g 焦甘草2.4g 烏梅4.5g 茯苓9g 1帖

四診:5月6日。服昨方藥後形神較振,泄利見糞,但有不化粘質。小溲尚通,胃氣已動。腹部雖滿,按之尚軟。徵象漸露生機,茲擬原法繼之。

處方:移山參4.5g 黃厚附片9g 上肉桂1.2g 炒白術4.5g 炮薑1.5g 茯苓9g 焦甘草2.4g 烏梅4.5g 釵石斛9g 生谷芽熟穀芽各9g 3帖

五診:5月9日。大便泄利,次數減少,小溲通長,腹部亦軟,形神轉振,胃氣亦和,舌光淡紅。症勢由險化夷,仍以原法加減。

處方:移山參4.5g 黃厚附子9g 炒白術4.5g 炮姜4.5g 烏梅4.5g 釵石斛9g 生穀芽、熟穀芽各9g 淮山藥9g 清甘草3g 煨木香2.4g 2帖

嗣後病情穩定,由於體質太弱,一直調治至6月1日始痊癒出院。

按:本例西醫診斷為中毒性消化不良。中醫辨證為陰陽兩傷,其證乃由熱利轉變而成。本案病情錯綜複雜,非明察毫末,步步緊扣,則殊難見功。初診時其症見舌紅口淡,身熱色萎,便下秘利次多,是熱邪未清而又傷及陰分;腹滿脹氣,按之即哭,是脾運雖虛,氣亦阻滯,乃系虛實互夾之證。如邪熱不祛,氣滯不暢,泄久必更亡津。因之用參須、白術、扁豆衣、花粉、甘草以養陰生津,香連丸、葛根清熱和瀉,青皮、陳皮、枳殼理氣運脾。二劑後泄利仍劇,舌光而幹,形神萎靡,納少作惡,是陰津虧少,胃氣亦衰;其腹滿而脹,但按之不哭,與前脹不同,與舌質淡紅、汗出相參,是為陽虛之征。經曰髒寒生滿病,雖對水氣而言,但其理相同。此是陰損及陽,而致火衰不能溫煦腸胃,運化無權之虛脹腹滿。這時邪熱雖去,元陰亦由病久而隨之虛衰,病情十分危重,當務之急在於扶元生津,保其胃氣,所謂留得一分胃氣,便有一線生機也。若妄用苦寒克伐,必致危殆。方中重用二參以扶元救陰,炮姜溫運陽氣,烏梅、石斛、花粉、蓮子、穀芽、淮山藥、白術生津保胃。一劑後病情好轉,體溫反低,說明辨證陽衰虛脹無疑,再以原方增損,加入附片以溫陽,病情日趨坦途。續予陰陽並扶加減運用,終獲全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