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野葛1升, 茵芋1兩, 羊躑躅1兩, 附子(去皮臍, 生用)1兩, 丹砂(研)1兩, 巴豆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心膜)5合, 烏頭(去皮臍, 生銼)5合, 蜀椒(去目)5合, 雄黃(研)2兩, 大黃2兩。
【制法】上除丹砂、硫磺另研外, 搗為末, 以不著水豬膏3斤煎, 去滓, 納丹砂、雄黃末, 攪至凝。
【功能主治】射工中人, 惡風寒熱。
【用法用量】取棗的功效與作用核大1塊, 摩痛上, 勿近眼。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九
【處方】野葛1升, 茵芋1兩, 羊躑躅1兩, 附子(去皮臍, 生用)1兩, 丹砂(研)1兩, 巴豆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心膜)5合, 烏頭(去皮臍, 生銼)5合, 蜀椒(去目)5合, 雄黃(研)2兩, 大黃2兩。
【制法】上除丹砂、硫磺另研外, 搗為末, 以不著水豬膏3斤煎, 去滓, 納丹砂、雄黃末, 攪至凝。
【功能主治】射工中人, 惡風寒熱。
【用法用量】取棗的功效與作用核大1塊, 摩痛上, 勿近眼。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