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苦參的功效與作用90克(銼)龍膽30克(去蘆頭)牛膽1枚(幹者)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 煉蜜和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穀疸。 食畢即頭眩, 心中佛鬱不安而發黃。
【用法用量】每次以生麥門冬汁送下10丸。 日三四服。
【備註】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 現據(《訂嚴氏濟生方》補。
【摘錄】《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穀疸丸【別名】苦參丸(《世醫得效方》卷三)。
【處方】苦參90克 龍膽草30克 梔子(去皮, 炒)15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3克
【制法】上為末, 以豬膽汁入熟蜜少許搜和, 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胃蓄瘀熱,
【用法用量】以大麥煮飲送下50丸, 日服三次。 不知, 稍加之。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濟生》卷四:穀疸丸【處方】苦參3兩, 龍膽1兩, 牛膽1枚。
【制法】上為細末, 用牛膽汁少許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穀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空心食前用熱水或生薑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煎湯送下。
【摘錄】《濟生》卷四
《三因》卷十:穀疸丸【別名】苦參丸
【處方】苦參3兩, 龍膽草1兩, 梔子(去皮, 炒)半兩, 人參3分。
【制法】上為末, 以豬膽汁入熟蜜少許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穀疸, 胃蓄瘀熱, 氣濁, 食穀不消, 大小便不利, 脹滿不下食, 趺陽脈緊而數。 亦治因勞發熱, 熱郁發黃者。
【用法用量】苦參丸(《得效》卷三)。
【摘錄】《三因》卷十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穀疸丸【處方】苦參3兩。
【制法】上為細末, 用牛膽1個,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穀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空心, 白水或生薑湯送下。
【摘錄】《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