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腎元虧損型膿耳

治療方法:腎陰虛者, 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常配伍祛濕化濁之藥, 如魚腥草、金銀花、木通、夏枯草、桔梗等。 若腎陽虛者, 用腎氣丸加減。 若濕熱久困, 腐蝕骨質, 膿液穢濁, 有臭昧者, 可在前方基礎上選用桃仁、紅花、乳香、沒藥、澤蘭、穿山甲、皂角刺、馬勃、魚腥草、板藍根、金銀花等。

證候表現:耳內流膿不暢, 量不多, 耳膿穢濁或呈豆腐渣樣, 有惡臭氣昧, 日久不愈, 反復發作, 聽力明顯減退。 全身可見頭暈, 神疲, 腰膝酸軟, 舌淡紅, 苔薄白或少苔, 脈細弱。 檢查可見鼓膜邊緣部或鬆弛部穿孔, 有灰白色或豆腐渣樣膿, 聽力檢查呈傳導性聾或混合性聾,

顳骨CT或X線乳突攝片多示骨質破壞或有膽脂瘤陰影。

病因病機:腎元虧損, 耳竅失養, 濕熱邪毒滯留日久, 故耳內流膿日久不愈, 並反復發作;腎虛耳竅失養, 邪毒蝕骨化腐成膿, 故耳膿穢濁或呈豆腐漣樣, 並有惡臭氣味;腎精虧損, 耳竅失養, 加之邪毒充斥中耳, 灼腐骨質, 耳失清靈, 故聽力明顯減退;腎元耗損, 腦髓失充, 故頭暈神疲、腰膝酸軟;舌淡紅、苔薄白或少苔、脈細弱為腎元虧損之證。 本證以腎元虧虛為本, 濕濁久困為標, 故病情多較為複雜, 治之不當, 尚可變生黃耳傷寒。

治則治法:補腎培元, 祛腐化濕。

方用:腎陰虛者, 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常配伍祛濕化濁之藥, 如魚腥草、金銀花、木通、夏枯草、桔梗等。 若腎陽虛者,

用腎氣丸加減。 若濕熱久困, 腐蝕骨質, 膿液穢濁, 有臭昧者, 可在前方基礎上選用桃仁、紅花、乳香、沒藥、澤蘭、穿山甲、皂角刺、馬勃、魚腥草、板藍根、金銀花等。

處方:知柏地黃丸。

處方:腎氣丸。

出處:《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第六章耳科疾病(篇)·第十二節膿耳(章)

原文:腎元虧損主證:耳內流膿不暢, 量不多, 耳膿穢濁或呈豆腐渣樣, 有惡臭氣昧, 日久不愈, 反復發作, 聽力明顯減退。 全身可見頭暈, 神疲, 腰膝酸軟, 舌淡紅, 苔薄白或少苔, 脈細弱。 檢查可見鼓膜邊緣部或鬆弛部穿孔, 有灰白色或豆腐渣樣膿, 聽力檢查呈傳導性聾或混合性聾, 顳骨CT或X線乳突攝片多示骨質破壞或有膽脂瘤陰影。 證候分析:腎元虧損, 耳竅失養, 濕熱邪毒滯留日久,

故耳內流膿日久不愈, 並反復發作;腎虛耳竅失養, 邪毒蝕骨化腐成膿, 故耳膿穢濁或呈豆腐漣樣, 並有惡臭氣味;腎精虧損, 耳竅失養, 加之邪毒充斥中耳, 灼腐骨質, 耳失清靈, 故聽力明顯減退;腎元耗損, 腦髓失充, 故頭暈神疲、腰膝酸軟;舌淡紅、苔薄白或少苔、脈細弱為腎元虧損之證。 本證以腎元虧虛為本, 濕濁久困為標, 故病情多較為複雜, 治之不當, 尚可變生黃耳傷寒。 治法:補腎培元, 祛腐化濕。 方藥:腎陰虛者, 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常配伍祛濕化濁之藥, 如魚腥草、金銀花、木通、夏枯草、桔梗等。 若腎陽虛者, 用腎氣丸加減。 若濕熱久困, 腐蝕骨質, 膿液穢濁, 有臭昧者, 宜配合活血祛腐之法, 可在前方基礎上選用桃仁、紅花、乳香、沒藥、澤蘭、穿山甲、皂角刺、馬勃、魚腥草、板藍根、金銀花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