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乾餾法

將藥物置於容器內(不加水), 以火烤灼, 使之產生汁液的方法。 其目的是製備有別于原藥材的乾餾產物, 以適應臨床需要。 所需溫度一般較高。 由於原料不同, 各乾餾物的裂解溫度不同, 如蛋黃油在280℃左右, 竹瀝油在350 - 400℃, 黑豆餾油在400~450℃。 由於高溫處理, 乾餾物產生了新的活性成分, 如鮮竹、米糠的乾餾產物以不含氮的酸性、酚性物質為主要成分;雞蛋黃、大豆、黑豆的乾餾產物以含氮的鹼性物質為主要成分。 其產物多具有抗過敏、抗真菌的功效。 中醫認為:淡竹乾餾物竹瀝, 可清熱滑痰、鎮驚利竅, 多用於熱咳痰稠:黑豆乾餾物黑豆餾油,

可收斂止癢, 多用於濕疹、牛皮癬;蛋黃千餾物蛋黃油, 可清熱解毒, 多用於燒傷、濕疹、瘡瘍已潰等病症。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