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率骨穴

率骨穴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率骨穴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 對於率骨穴都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大家又有多少瞭解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率骨穴的相關知識, 一起去瞧瞧吧!

率骨穴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人體的頭部, 當耳尖直上入髮際1.5寸, 角孫穴直上方。

解剖

在顳肌中;有顳動、靜脈頂支;布有耳顳神經和枕大神經會合支。

主治疾病

頭痛, 眩暈, 嘔吐, 小兒驚風。

人體穴位配伍

配印堂穴、太沖穴、合谷穴治小兒急慢驚風、眩暈、耳鳴;配合穀穴、足三裡穴治流行性腮腺炎。

附注

足太陽、少陽之會。

別名

蟀穀穴, 率穀穴, 率角穴, 蟀容穴。

穴義

膽經的陽熱之氣在此吸吸濕冷降。

刺灸法

平刺0.5~1寸;可灸。

名解

率骨

率, 古指捕鳥的網或帶領, 用網捕鳥時網是從上罩下, 此指膽經的氣血在此開始由陽變陰。 穀, 兩山所夾空隙也。 該穴名意指膽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吸熱後化為陽氣而上行天之上部。 本穴物質為曲鬢穴傳來的弱小涼濕水氣, 吸熱上行至本穴後達到了其所能上行的最高點, 水濕之氣開始吸濕併發生冷降的變化, 如捕鳥之網從高處落下一般, 故名。 蟀穀、率骨、率角、率容名意與率骨同。 其中, 蟀通率, 骨指穴內氣血表現出腎水的收引特性, 角指本穴位於耳角部位, 容則指本穴容納外部傳入穴內的寒濕水氣。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

散熱吸濕後循膽經下行。

功能作用

收降濕濁。

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 熱則瀉針出氣。

結語:每天按摩率骨穴, 可以治療頭痛, 眩暈, 嘔吐, 小兒驚風。 所以說平時的時候小編建議可以多按摩一下率骨穴。 大家對於率骨穴的瞭解一定非常深刻了吧!如果大家覺得小編介紹的知識對你們有所幫助的話你也喜歡這些知識, 那就趕緊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