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髒癰痔

病名《外科成》卷二有:“肛門腫如饅頭, 兩邊合緊, 外堅而內潰, 膿水常流。 ”其症狀描述相當於直腸癌, 證治可參見鎖肛痔條。

鎖肛痔

指肛門岩腫而致肛門狹窄的一種病症。 初起肛門有墜脹感, 便秘或大便次數增多, 或大便帶血和粘液。 症狀逐漸加劇, 伴有裡急後重, 糞便中 有膿血, 臭穢異常。 後期糞形變細, 陣發性腹痛, 兩胯腹間可發現腫塊, 堅硬而推之不移, 常伴有「肛癰」或「肛漏」, 身體衰弱。

病因病機

憂思抑鬱, 情志不暢, 日久氣滯血瘀;肝氣不舒, 橫逆犯脾, 運化失常, 濕熱痰濁內生;或飲食不節, 久瀉久痢, 息肉蟲積,

損傷脾胃, 濕熱痰濁內生, 與氣血結聚於腸道而成腫瘤。 總之, 濕熱痰濁氣血瘀結成腫塊是本病之標, 而正氣不足、脾腎虧虛乃本病之本。

診斷

鎖肛痔的最早症狀是便血, 血中常夾粘液, 血色鮮紅, 呈間歇性, 常被誤認為內痔。 隨病情發展, 可出現大便次數增多, 裡急後重, 肛門墜脹, 糞便中央有粘液膿血, 呈暗紅色, 有特殊臭味。 病至後期, 由於腫塊侵犯, 腸腔狹窄, 使大便變細、變扁, 及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疲乏無力等。

直腸指檢在肛管直腸癌的早期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80%的直腸癌位於手指可觸及的部位。 手指觸及腸壁上有大小不等的無痛性硬結或潰瘍, 推之不移, 或腸腔狹窄, 指套染有膿血粘液。 肛管癌較少見, 早期腫塊較小, 呈疣狀,

生長迅速, 表面凹凸不平, 或變為潰瘍, 質地堅硬, 滲流臭水。

肛門鏡或直腸鏡檢可見腸壁腫塊或潰瘍的範圍, 並可取小塊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 以明確診斷。 若指檢和直腸鏡檢均未發現直腸病變, 但臨床症狀明顯者, 應作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

辨證論治

內治法

(一)濕熱痰濁瘀結大便帶血, 血色暗紅, 或帶粘液, 便次增多, 肛門墜脹, 裡急後重;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辨證分析:濕熱痰濁蘊於腸道而不散則發為腫塊;熱傷血絡則大便帶血, 濕熱為患則血色暗紅;日久血肉腐敗, 則滲流膿血粘液;濕熱痰濁內積, 氣血瘀滯, 則肛門墜脹, 裡急後重, 便次增多;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痰濁內蘊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化痰祛瘀。

方藥:槐角地榆丸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葵、黃藥子、桃仁、乳香、沒藥、土茯苓、苡米等。

(二)氣滯血瘀肛周腫物隆起, 堅硬如石, 疼痛拒按。 或大便帶血, 血色暗紅, 裡急後重, 大便困難;舌紫暗, 脈細澀。

辨證分析:氣血瘀滯, 加之濕熱痰濁內蘊結聚不散, 發為腫物;氣血痰濁互結, 腫物堅硬, 疼痛拒按;氣血瘀滯, 血不循常道, 瘀而化熱, 灼傷血絡則大便帶血, 血色暗紅;氣血瘀滯, 腑氣不暢, 則裡急後重, 大便困難;舌紫暗、脈細澀為氣血瘀滯之象。

治法:理氣活血, 破瘀散結。

方藥: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葵、黃藥子、土茯苓等。

(三)氣陰兩虛大便難出, 或便中帶血, 肛門墜脹;口幹心煩, 疲乏無力, 面色少華, 身體消瘦;舌紅, 少苔, 脈細弱。

辨證分析:病程日久,

腫塊消耗人體正氣, 氣陰兩虛, 則大便難出;陰虛火旺, 則口幹心煩;氣血不足, 則疲乏無力、面色少華、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弱為氣陰兩虛之象。

治法:益氣養陰, 清熱解毒。

方藥:八珍湯合增液東加半枝蓮、蛇舌草、土茯苓、銀花、地丁等:

外治法

(一)肛管癌潰爛時可外敷九華膏或黃連膏。

(二)灌腸法敗醬草30g, 白花蛇舌草30g, 水煎濃縮成100—150mL, 保留灌腸, 每天2次, 每次50—60mL。

其它療法

手術治療本病一經確診, 應儘早手術。 若腫塊局限於直腸壁而且只有局部淋巴結轉移者, 可行根治性切除術。 若腫塊廣泛轉移, 不能行根治性手術者, 可行乙狀結腸造瘺術。

預防

青壯年以上的患者, 如經常出現大便帶血或排便習慣的改變, 應儘早檢查, 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 以免延誤病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