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便血

我想, 大家對便血這個疾病並不陌生吧, 但是對於為什麼會便血卻不是很瞭解。 那麼, 便血怎麼回事呢?便血怎麼辦呢?下面, 帶著這些疑問, 我們一起到文中看看, 便血怎麼治療效果好吧!

血液從肛門排出, 糞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黑便), 均稱為便血。 便血只是一個症狀, 並非一種疾病。 便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 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病變的出血, 但亦可見於上消化道出血。 便血的顏色取決於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與血液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 便血伴有皮膚、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現象者, 多見於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臨床表現

1.鮮血便

多為急性(即時)出血, 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 或便後直接流出。 流出的血液外觀類似外傷出血, 顏色鮮紅或紫紅、暗紅, 時間稍久後可以凝固成血塊。 常於以下疾病:

(1)痔瘡

各期內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 一般為糞便附有鮮血或便後滴血。 外痔一般無大便出血。

(2)腸息肉

為無痛性大便出血。 排便時出血, 排便結束後停止, 量多少不等, 一般血液不與糞便相混, 或息肉位置高、數量多, 也可與糞便相混。

(3)直腸脫垂

久病後可有排便時出血。

(4)肛裂

便血, 出血方式為糞便表面一側附有血跡, 不與糞便相混, 部分患者便後滴血。

2.膿血/黏液血便

即排出的糞便中既有膿(黏)液, 也有血液。 膿(黏)液血便往往見於直腸或結腸內的腫瘤及炎症。 常見以下疾病:

(1)直腸癌

血色較新鮮或暗紅色, 糞便中可有黏液, 往往血液、黏液、糞便三者相混。

(2)結腸癌

隨病程延長逐漸出現大便出血, 多為含有膿液或黏液的血便, 血色較暗。

(3)潰瘍性結腸炎

黏液便或膿血便, 同時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腸道感染性疾病

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病等。

3.黑便

又稱為柏油便, 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 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如果出血量較少, 且出血速度較慢, 血液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 排出的糞便即為黑色;若出血量較多, 在腸內停留時間較短, 則排出的血液呈暗紅色;出血量特別大,

而且很快排出時也可呈鮮紅色。

4.隱血便

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會引起糞便顏色改變, 僅在糞便隱血試驗時呈陽性, 稱為隱血便。 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 常見潰瘍、炎症及腫瘤。 便隱血試驗可檢測糞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 腸息肉(癌)的早期糞便隱血可呈現陽性, 定期進行糞便隱血檢測是結直腸腫瘤篩查(初篩)的重要途徑。

5.伴隨症狀

(1)肛門及肛周病變

便血鮮紅, 肛門疼痛難忍, 或腫脹有痔核, 或伴有肛裂。

(2)上消化道疾病

嘔血一般都伴有黑便, 出血量大、速度快時可以有血便。

(3)下消化道疾病

根據出血的原發病不同, 伴隨症狀表現不一。

診斷

1.注意便血的特點

(1)瞭解便血的發生和發展過程

內痔、肛裂常在大便後出血;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等常呈反復、間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結)直腸惡變可為持續性少量便血。

(2)分清便血性狀、出血方式、顏色和出血量

如內痔出血呈點滴狀或噴射狀;肛裂則是血附於糞便表面或手紙染血, 出血量少;如出血較多, 血液在腸腔內貯留, 排出時可呈黑色, 多考慮上消化道病變;若為紫紅色、暗紅色或有血塊;或血色鮮紅, 則多來自下消化道;混有黏液並有臭味, 應想到有直腸惡變的可能。

2.注意便血的伴發症狀

如直腸炎、直腸息肉(癌)等便血常伴有肛門下墜、裡急後重;內痔、息肉便血無肛門疼痛;肛裂則伴有肛門疼痛及便秘;慢性結腸炎常伴腹瀉、左下腹隱痛;出血性壞死性結腸炎、腸套疊伴有劇烈的腹痛甚至休克等。

治療

主要是針對原發病的治療。

結語:通過以上的介紹是不是對便血已經有所瞭解了呢?如果出現以上幾種症狀的就可以診斷為便血了。 以上分享了有關便血的臨床表現以及便血的治療方法, 希望通過本文的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相關用戶問答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