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垂癰

1病因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外感風熱、調護不當或餵養失宜, 或父母素體陽盛火熱, 以致胎中火旺, 胎毒上沖、肺胃之熱上蒸、心經火盛血壅。 小兒為純陽之體, 若胎中火旺, 或胃中有熱者, 易於上攻, 發為本病。

2臨床表現

《醫宗金鑒》卷六十六:“紫舌脹屬心經火, 熱甚血雍腫硬疼, 舌腫滿口宜針刺, 血色紫重色紅輕”。 症見舌質紫暗, 舌體腫脹, 舌尖伸出齒外, 活動不靈, 舌面乾燥少津, 邊有齒痕, 舌體灼痛, 舌苔黃;發音含糊, 口幹口渴, 心煩易怒, 小便短赤, 大便乾燥。

3中藥治療

1.一字散

(1)主治 垂癰、重舌、重鄂、重齒。

(2)主要藥物 朱砂、硼砂、樸硝、冰片。

(3)用法 上藥為末, 用蜜少許, 調刷口內。

2.金朱散

(1)主治 胎驚壯熱, 傷寒伏熱, 上焦虛熱及重舌赤眼, 口鼻生瘡等症。

(2)主要藥物 炙天竺黃、炙馬牙硝、炙甘草、郁金、蟬蛻、朱砂、麝香。

(3)用法 上為末, 每服三五分, 蜜湯調下。

3.牛黃散方

(1)主治 小兒重齶重齒、腫痛、口中涎出。

(2)主要藥物 牛黃、龍腦、朱砂、玄精石、鉛霜。

(3)用法 上藥同細研為散。 每次用藥半錢。 先於重舌上以針刺破出血, 用鹽湯洗拭口, 然後摻藥於口中,勿令入喉。

4.五福化毒丹

(1)主治 胎熱, 目閉頰赤, 鵝口瘡瘍, 重舌木舌, 喉痹垂癰。

(2)主要藥物 玄參、桔梗、甘草、牙硝、青黛、人參、茯苓。

(3)用法 上藥為末, 煉蜜為丸, 如芡實大, 朱砂為衣, 薄荷湯下。

4預防

1.注意保持小兒口腔清潔, 清潔口腔時動作需輕柔。

2.注意飲食衛生。

合理膳食, 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避免過食肥甘厚味。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垂癰的相關知識, 我們知道要關注好幼兒的口腔的衛生預防此類疾病的發生。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