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
臨床表現
多為急性發病, 患者主訴為多個肌腱末端部位的疼痛, 大多數為中度痛, 少數疼痛嚴重, 影響活動, 夜間痛幾乎見於所有患者。 有的患者可伴發腹瀉、結膜炎或復發性口腔潰瘍。
發病的肌腱末端局部可見腫脹、微紅, 觸診微熱, 觸痛極為明顯, 甚至拒按。 受累的部位可有骶髂關節、肱骨外上髁、跟腱或蹠腱膜附著的跟骨、喙突、髕骨上下極, 脛骨粗隆、肩胛岡下、橈骨末端、股骨大粗隆、髂骨脊和髂棘、肋骨與軟骨的連接處、頸椎、胸椎和腰椎的棘突等。 受累的肌腱末端達520個, 平均9.8個。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本病患者缺乏全身性炎性反應指標如血沉不增快。
其他輔助檢查
本病所見的放射學改變無特異性, X線片無骶髂關節炎徵象。 骨掃描在炎性肌腱末端顯示活性增加的放射性濃集現象。 用高解析度超聲檢查, 在肌腱附著點最常見的改變為水腫, 而其中一半患者臨床無症狀。
診斷
多肌腱末端病的診斷要點如下:①軀體至少有5個部位的肌腱末端有自發痛和觸痛, 其部位如喙突、肱骨外上髁、骶髂關節、髕骨下方、跟腱在跟骨附著點, 及脛骨粗隆等;②1個或多個肌腱端腫脹;③無全身性炎症及X線片骶髂關節炎表現;④排除脊柱關節病中所屬的任何疾病。
鑒別診斷
本病需與其他關節炎、滑膜炎, 幼年脊柱關節病相鑒別。
併發症
可併發腹瀉、結膜炎或復發性口腔潰瘍。
治療
以對症治療為主。 急性期應適當休息, 輔以物理治療。 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全身治療或全身治療配合局部用藥都可改善臨床情況。 可供選用的藥物如雙氯芬酸、阿西美辛或舒林酸等。
預後
臨床上由於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上的不慎, 將多肌腱末端病患者誤診為其他關節炎, 誤診時間長達數月, 甚至數年者已非個別情況。 其預後良好。 患者伴發的關節炎均為自限性, 通常在1周2個月消退。
預防
消除和減少或避免發病因素,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對於多肌腱末端病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有人患有這種疾病一定要積極的去醫院進行治療, 不要喪氣, 這對於身體的康復十分的重要。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