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癆

病名。 ①即心勞。 詳該條。

②《慎柔五書》卷四以蟲在於心則成心癆, 治以雷公丸等方。

治療方法

心勞實熱, 症見口舌生瘡, 大便閉澀不通, 心滿悶, 小腸熱, 治宜清泄心熱, 用泄熱湯。 心勞虛寒, 症見驚悸, 恍惚多忘, 夢寐驚魘, 神志不定, 治宜養心安神, 用定心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勞證治》)。 參見虛勞、五勞條。

“四不”防心勞

《靈樞·邪客篇》說:“心者, 五臟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 ”精神, 是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的心理狀態。 從現代醫學來看, 這裡的“心”相當於腦。 中醫認為, 心為君主之官, 主神明, 主血脈, 是生命活動的主宰。

在心的統領之下, 各臟腑協調, 共同維持人體正常功能。 但人有喜、怒、哀、樂、思、恐、驚七情, 這是正常的情緒變化, 一般是不會損害人體健康的。 如果遭遇突然的或劇烈的或長期的精神刺激, 使情緒反應過於強烈或持久, 就會引起心神的過度活動, 這就叫“心勞”。 孟子亦雲:“養心莫善於寡欲。 ”如果能做到“不貪得、不患失、不動情、不計較”, 則可防“心勞”。 心不勞, 則五臟安和, 自然可康壽延年。

不貪得

老子說:“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長久。 ”“知足”、“知止”, 就是講人們不受利欲的引誘, 不作過分的奢求, 這既不是什麼恥辱, 也不會有什麼危害。 如果不是這樣, 為了享樂而千方百計日夜鑽營, 只能是心勞力絀, 給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 導致百病叢生,

喪志折壽。 有的人終日為錢財苦思冥想, 唯利是圖, 不擇手段, 或貪污受賄, 或巧取豪奪, 或謀財害命。 因貪心和私欲而做了虧心事, 時時刻刻受到良心的譴責, 終日良心不得安寧, 思維不得休止, 勢必造成“精神內傷”, 從而導致“身必敗亡”的惡果。 因此, 做人一定不要太貪, 太貪就是慢性自殺。

不患失

每個人在社會裡都處於一定的位置, 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享有一定的榮譽地位。 但由於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會的需要、人事的變遷, 人的一生境遇, 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作為社會一分子, 對於個人地位的高低;榮譽的大小, 報酬的多寡, 享受的厚薄, 如能泰然處之, 怡然自得, 隨遇而安, 則對健康十分有益。 有的人心胸狹窄,

終日憂戚, 鬱鬱寡歡, 姑不論品德情操如何, 僅從生理、心理方面來說, 也是非常有害的。 有人一旦失去權位, 或先富後貧, 雖然沒有感受外來之邪, 由於“精神內傷”, 也會導致許多疾病, 甚至喪生, 就是由於不能正確對待個人利益得失的緣故。 只有做到既“不以一得為喜”, 也“不以一失為憂”, 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安寧。

不動情

生活不可能平靜如水, 人生也不會事事如意, 人的感情出現某些波動是很自然的事情。 可有些人往往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便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也有些人常為一些區區小事徹夜難眠, 發不完的牢騷, 講不盡的怪話, 經常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這樣, 勢必影響身心健康。 中醫學認為, 思慮過度可以傷人心神,

以致心氣鬱結, 胸悶不暢, 進一步耗傷心血, 血不養心, 發生心悸、恍惚、失眠、多夢;情志抑鬱, 可使肝失疏泄, 氣機不舒, 以致肋脅疼痛, 鬱鬱寡歡, 進一步氣鬱化火, 性情急躁, 容易發怒, 甚至使精神失常;憂愁悲思過度還能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而使食欲不振, 脘腹脹滿疼痛, 身體逐漸消瘦, 四肢疲乏無力等等。 總之, 精神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首先阻礙人體氣機的活動, 然後血液運行不暢, 產生淤血, 最終導致氣血俱虛, 並且因為氣滯血淤, 津液凝結為痰, 日久, 痰、氣、淤互結形成癜積(腫瘤之類)噎膈等病。 現代醫學也認為, 不但精神疾病可直接由精神刺激所致, 而且諸如癌症、高血壓病、冠心病、胃腸病等, 也與精神因素有關。 人非草木,
孰能無情?客觀事物對於精神的刺激, 是不可避免的, 關鍵在於要能夠自我控制、調節。 偶爾碰上不快之事, 最好把它視做過眼雲煙, 事過則忘, 不要長時間地放在心裡, 以免干擾和煎熬自己的靈腑。

不計較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小心眼”的人, 鼠肚雞腸, 對己放縱, 對人挑剔, 嫉人之賢, 妒人之能, 譏人之短, 笑人之過, 整天打著個人的“小九九”, 對於自己的所謂“不得志”則怨天怨地, 耿耿於懷, 死鑽“牛角尖”。 這是一種異常的心理狀態, 它是惡化人際關係的“酵母”, 也是損害身心健康的促進劑。 “小心眼兒”的人, 或者經常生氣, 感到委屈, 憂思不斷, 痛苦纏繞;或者吵罵、尋釁、歇斯底里大發作, 精神上處於高度亢奮、緊張狀態。 由於內心的衝突或情緒危機難以擺脫, 很容易導致機體生理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如此許多疾病便會紛至遝來。有的甚至走向極端,因為一點兒小事想不開而輕生。要消除“小心眼兒”,首先必須改掉自私的毛病,要心胸寬廣,寬以待人,寬以容人,凡事應該想得遠點兒,想得通點兒,想得開點兒,不要事無巨細都往心裡去。一個人能夠諒人之過,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揚人之長,就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友愛,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稱心如意,如此,則心靜神安,災病不生,福壽永存。

人生,載不動太多的煩惱和憂愁。唯有內心坦然、泰然,才不會“心勞”。心不勞,神不疲,才能活得自然,活得輕鬆,活得舒心。

很容易導致機體生理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如此許多疾病便會紛至遝來。有的甚至走向極端,因為一點兒小事想不開而輕生。要消除“小心眼兒”,首先必須改掉自私的毛病,要心胸寬廣,寬以待人,寬以容人,凡事應該想得遠點兒,想得通點兒,想得開點兒,不要事無巨細都往心裡去。一個人能夠諒人之過,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揚人之長,就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友愛,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稱心如意,如此,則心靜神安,災病不生,福壽永存。

人生,載不動太多的煩惱和憂愁。唯有內心坦然、泰然,才不會“心勞”。心不勞,神不疲,才能活得自然,活得輕鬆,活得舒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