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何謂經方

經方起源於上古用藥經驗總結:通過文獻及考古考證, 經方起源於上古神農時代。 神農時我們的祖先在神農時代, 生活於大自然環境中, 為了適應環境、認識大自然即用八綱(陰、陽、寒、熱、虛、實、表、裡)概念, 體悟“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之理。 天(自然環境)有白天、黑夜、寒、熱、溫、涼陰、陽變化, 人體亦有相應變化。 為了防寒、防止生病則蓋窩棚、房屋而居, 為了進一步防寒, 則於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門向南開;為了夏天防暑, 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 顯然從生活上認識到“寒者, 熱之;熱者, 寒之”寒熱陰陽之理, 其基礎理論即用八綱。

同時生活中難免疲勞受寒, 引起頭痛、惡寒、發熱等症狀, 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熱熨皮膚, 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熱湯、熱粥同時蓋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藥煎湯熏洗而解、或用生薑、蔥、大棗等煎湯熱服及加蓋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經方又稱“湯液”), 最多見者當屬外感一類疾病, 在表的證, 用發汗的相對藥物, 生薑、蔥白、麻黃、桂枝等治表證經驗;並觀察到, 有的病經發汗或未經治療而愈, 但有的未愈而病入於裡, 這時不能再用發汗治療, 而是應用治裡的藥物, 因裡證分陰陽, 裡熱者, 用清裡熱藥, 如黃芩、石膏、大黃等;裡虛寒者, 用溫補藥, 如乾薑、人參、附子等。

最初人們總結的治病經驗是單味藥治癒經驗, 即單方方證經驗,

那時雖沒有文字, 但其經驗代代相傳, 至夏商時代有了文字, 以文字記載, 其代表著作即《神農本草經》, 該書在漢代完善整理傳承, 代表了經方單方方證的形成。 《漢書·藝文志》(西元前24年~西元206年)的記載, 實際標明了經方的起源和經方醫學的特點, 即經方起源於神農時代, 起始即用八綱認識疾病和藥物, 即有什麼樣的證, 用什麼藥治療有效, 藥證對應而治癒疾病, 即積累了單方方證經驗, 其代表著作為《神農本草經》。

方證經驗的積累發展為六經:方證治病經驗代代相傳, 疾病複雜多變, 古人漸漸發現, 有的病只用一味單方藥治療不力, 漸漸摸索了兩味、三味……複方藥治療經驗, 這樣積累了複方方證經驗, 其代表著作為《湯液經法》,

該書相傳商代伊尹所著, 考無確據, 但從傳承來講, 其與《神農本草經》一樣, 上繼神農, 下承夏商, 複方方證經驗積成於這個時代, 其文字記載成書完善於漢代, 因有《湯液經法》三十二卷記載。

歷經幾代幾十代單複方證經驗的積累, 促使對理論的認識和發展。 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 經方發展至漢代主要理論是用八綱, 病位只有表和裡(本草石之寒溫, 量疾病之淺深), 而經張仲景論廣的《湯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 即病位增加了半表半裡, 因而使八綱辨證發展為六經辨證。 須要說明的是, 經張仲景論廣的《湯液經》未在民間流傳, 至西晉王叔和整理部分內容, 改名為《傷寒論》又稱《傷寒雜病論》。

以上說明《漢書·藝文志》所記載的經方,

是指醫學體系, 是在漢代已較成熟的醫學體系, 這個醫學體系起源於神農時代, 起初用單味藥治病, 理論用八綱, 即“寒者, 熱之, 熱者, 寒之”, 藥證相對, 亦即單方方證對應治癒疾病, 其代表著作即《神農本草經》。 後來歷經秦漢漸漸積累了複方方證經驗, 又歷經漢晉集成《傷寒雜病論》。 經方的發展史說明, 經方不僅指《傷寒雜病論》所載的方藥, 更重要的是指其醫學理論體系。

認清了中醫有兩大醫學體系, 明晰了經方的起源和發展形成史, 這樣就能確切地把握經方的概念和定義, 用簡單一句話可概括即:經方, 是以方證理論治病的醫藥學體系。

這裡要強調, 所謂方證理論, 是指六經辨證論治體系, 是說《傷寒論》的主要組成是諸多方證,

其理論是八綱、六經。 理論特點是:先辨六經, 繼辨方證, 求得方證對應治癒疾病, 其代表著作是《神農本草經》、《湯液經法》、《傷寒論》。 是不同於《內經》的醫學理論體系。

注意此定義和概念是對《漢書·藝文志》對經方定義的注釋, 明示經方的主要理論是八綱, 而更強調了用六經。 這裡的概念要明確, 凡提經方, 不僅只指《傷寒論》等書中的方劑, 而且包涵方證的理論體系, 即六經辨證理論體系。 所謂經方者、經方家, 不只是治病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方藥、方劑, 更重要的是用其方證理論。 即嚴格來說, 只用其方劑, 不用其理論稱謂經方者、經方家欠妥;反之經方者、經方家用方證理論治病, 所用方藥、方劑不僅限於《傷寒論》、《金匱要略》、《千金方》等書所記載的原方藥、方劑, 據證用其方劑加減、或用時方或自擬方,方證對應治癒疾病亦屬經方者、經方家,這裡很明確,凡提經方,不只指處方用藥,而是指醫學體系。

據證用其方劑加減、或用時方或自擬方,方證對應治癒疾病亦屬經方者、經方家,這裡很明確,凡提經方,不只指處方用藥,而是指醫學體系。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