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赤

初生兒皮膚色紅如塗丹, 是胎中感受熱毒所致。 小兒眼瞼赤爛。 “胎風”的別稱。

概述

胎赤 , 病證名。 出《證治準繩·幼科》。 初生兒頭面肢體皮膚發赤, 多因胎中感受熱毒所致。 治宜清熱和血, 用清熱解毒湯。 如小兒出生之初, 由於皮膚嬌嫩, 驟與外界接觸, 出現鮮紅色斑者, 數天后可自行消退, 不必藥治。 新生兒之丹毒。

病因

嬰兒稟受不足, 觸冒風邪;或由於斷臍, 瘡痂未斂, 致使風邪侵入體內, 蘊結為熱。

由母體脾胃積熱, 傳給胎兒所致。 表現為嬰兒出生後, 身熱皮膚濕紅, 形如水燙火傷之狀。

症狀

臨床可見壯熱嘔吐, 精神不甯,

睡易驚醒, 手足抽掣等。

治宜熄風鎮驚。 可用羚羊鉤藤東加減。

治宜清泄熱毒。 可使母、嬰內服清胃湯, 外敷如意金黃散。

併發症

《聖惠》論∶夫小兒在胎中之時, 臟腑未具, 神氣微弱, 其母或調適失宜, 食飲不節, 嗔怒無度, 舉動驚胎。 或坐臥當風, 或觸冒寒暑, 腠理開泄, 風邪所傷, 入於胎中。 兒生之後, 邪氣在於臟腑, 不得宣通;而又洗浴當風, 包裹失度, 冷觸臍帶, 風傷四肢, 乳哺不調, 痰熱壅積。 則令壯熱吐, 睡裡饒驚, 心神不安, 手足抽掣, 身體強直, 眼目反張, 故號胎風。 若風熱不除, 變成癇疾也。 《石壁經》三十六種內胎風候歌∶ 人間此患太幽微, 此患醫流必少知。 一百日中同一氣, 三周天度是胎期。 子生身熱如湯潑, 胎熱還因是母肥。 腦額有瘡難得效,

必因胎內與夫為。 生瘡兩腳如穿爛, 此去難推五歲期。 一臘未經先撮口, 兩拳雙握背腰齊, 便知臟腑生邪毒。 只限三朝骨肉離。 男子握拳指歸裡, 女兒向外不堪醫。 須看逆候難行藥, 更求筋脈在中眉。 眉裡有筋紅碧色, (一雲青碧色。 四十八候雲∶紅兼赤。 )算來有命莫相疑。 若有黑光千萬死, (《鳳髓經》雲∶眉裡赤紅。 四十八候此一句雲∶黑綠若還兼青色。 )此身何處覓良醫。 此產母食毒物或多飲酒, 便胎氣熱。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