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氣疝

古病名。 主要症狀為發作時陰囊偏墜腫痛, 上連腰部(腎俞), 每於惱怒過度或過勞時發作, 氣平靜即逐漸緩解。

病理描述

氣疝 , 病名。 指因氣鬱而發疝者;又稱“小腸氣”, 乃小兒時期多見的疝病。 是腸管通過腹股溝進入陰囊引起的。 在陰囊基部上方有腫物突出, 按之柔軟而有彈性, 有劇烈哭鬧, 便秘努力, 長期咳嗽或站立活動時, 腫物增大, 陰囊墜脹, 平臥安靜時腫物即逐漸縮小至完全消失。 也可用手指由下而上輕壓腫物, 還納入腹腔。 治以益氣升提或理氣散結。

其證約有三, 一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 該書所論五疝、七疝內均包含有氣疝。

其因“皆由臟腑虛弱, 飲食不節, 氣血不和, 寒溫不調之所生也。 ”“腹中乍滿乍減而痛, 名曰氣疝。 ”治宜理氣為主, 內服用荔香散。 二指因氣鬱而發作之陰囊墜痛, 或兼有少腹結滯不適, 大便秘結、小便澀難, 遺尿, 腹脹滿等症狀。 此證則治宜疏肝理氣, 內服導氣湯, 或用天臺烏藥散。 若氣虛者, 可選用補中益氣湯。 三者系指小兒偏氣。 《儒門事親》:“或小兒亦有此疾, 俗名曰偏氣。 ”其一可能系一般氣鬱所致之腹痛者;其二則含有陰囊、睾丸之疾患所作者;其三或即小兒之腹股溝斜疝者。

治療偏方

(一)

處方:母丁香適量。

用法:研為極細末, 裝瓶密封。 取適量藥末填滿臍窩, 敷料固定, 2天換藥一次。 一般4~6次見效。 敷藥同時, 要積極消除容易引起腹壓增高的致病因素,

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難等。 注意休息, 減少活動量。

(二)

處方:白胡椒3克。

用法:上藥分2份, 分貼於肚臍部及兩足心, 上蓋棉花, 以膠布固定, 每半月換貼1次。

(三)

處方:活鯽魚60~90克2尾, 伴小茴10克。

用法:或蒸或煎湯均可, 不放鹽, 每日1次, 連服5~6次。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