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虛勞病之屬於陰寒證者。 多因氣血不足, 臟腑虛寒所致。 主要症狀有臍下冷痛、手足時寒、月經不調、飲食不化、間有嘔吐、時寒時熱、骨節酸痛、形體羸瘦等。
冷勞
病名。 虛勞病之屬虛寒者。 《太平聖惠方·治冷勞諸方》:“夫冷勞之人, 氣血枯竭, 表裡俱虛, 陰陽不和, 精氣散失, 陽內生寒冷也。 ”證見宿食不消, 脘腹痞滿積聚, 臍腹疼痛, 面色萎黃, 口舌生瘡, 大便泄痢, 手足逆冷, 骨節疼痛, 四肢無力, 肌肉消瘦等。 治宜溫補, 用補骨脂散、蓽澄茄散、獺肝散等方。
論曰冷勞者, 由脾胃久積風冷之氣, 不能灌溉四旁, 潤養身體, 致腑髒俱虛,
治冷勞嘔噦, 不能下食, 心腹脹滿, 面色萎黃, 蓽茇丸方
蓽茇 乾薑(炮裂) 白茯苓(去黑皮) 胡椒(炒) 桂(去粗皮各一兩) 檳榔(二兩煨銼
上八味, 搗羅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腹清粥飲下十丸, 甚者加至二十丸治冷勞臟腑虛弱, 心腹脹滿, 四肢羸瘦, 困乏無力, 不思飲食, 桂心散方
桂(去粗皮五兩) 柴胡(去苗六兩) 青橘皮(去白焙一兩)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五銼) 五味子(各
上一十二味, 搗羅為散, 每服三錢匕, 空心用陳米飲調下。
治冷勞便利不調, 腹脹嘔逆, 羸困少力, 木香丸方
木香 豆蔻">肉豆蔻(去殼)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乾薑(炮裂) 附子(炮裂去皮臍) 郁李仁曲(炒) 柴胡(去苗各二兩) 濃樸(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三兩) 鐘乳(煉成粉者) 桂(去粗皮各半兩)
上一十四味, 搗羅十三味為末, 入郁李仁相和研勻, 用豬肝一具, 去脂膜細切, 以頭醋三升, 同熬令醋盡, 爛研入藥末, 相和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溫酒下二十丸, 米飲下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