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髒毒便血

由腸胃積熱或濕熱鬱滯引起。 臨床表現:下血多呈片塊狀, 污濁色暗, 大便溏而不暢, 胃納不振, 身體倦乏, 舌紅, 苔黃膩, 脈濡數等。

主症

大便幹結, 胸腹滿悶, 或腹部脹痛, 甚則疼痛拒按, 口幹口苦, 小便短赤。 舌質紅, 苔黃膩或黃燥, 脈滑實有力。

治法

瀉熱導滯, 潤腸通便。

方藥

麻子仁丸加減。

火麻仁20g, 大黃(後下)9g, 枳實12g, 厚樸12g, 杏仁12g, 白芍15g, 生地黃15g, 當歸12g, 玄參15g, 陳皮12g, 建曲12g, 牡丹皮12g, 竹茹12g, 甘草3g。

方解

方中大黃、枳實、厚樸通腑瀉熱導滯;火麻仁、杏仁潤腸通便;當歸、白芍養血和營, 潤腸通便;生地黃、玄參滋陰生津;牡丹皮、竹茹清熱和中;陳皮、建曲和胃消食,

理氣暢中:甘草調和諸藥。 上藥合用, 共成瀉熱導滯, 潤腸通便之劑.

注意事項

中醫治療習慣性便秘不可單純通下, 宜辨證論治, 選方用藥應根據病情的變化靈活加減。 腸胃積熱型患者以熱盛傷津為主, 故在用藥期間飲食宜清淡, 少食辛辣、苦寒之品, 以防苦燥傷津, 腸道更澀。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