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萆麻膏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萆麻膏

【處方】大萆麻子(一十四個.正東南枝上取七個.正西枝上取七個) 巴豆的功效與作用(七個.去皮)

【炮製】上為泥, 成膏子後, 加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半錢, 一處和成膏子。

【功能主治】治中風口眼歪斜不正。

【用法用量】左患安藥于右手勞宮穴, 內用紙七重, 蓋定藥餅上, 以碗坐在藥上, 碗用藥酒蒸之;如右患用左手。 略坐一時辰, 用手托碗便正也。

【備註】一方無麝香。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方出《本草圖經》引《海上集驗方)(見《證類本草》卷十一), 名見《魏氏家藏方》卷十:萆麻膏

【處方】萆麻子7枚。

【功能主治】難產及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仙拈集》本方用法:搗塗, 痛止便出。

【摘錄】方出《本草圖經》引《海上集驗方)(見《證類本草》卷十一), 名見《魏氏家藏方》卷十

《活幼心書》卷下:萆麻膏

【別名】蓖麻膏

【處方】萆麻子1兩。

【制法】上藥爛杵為膏, 撚作餅子, 兩指寬大。

【功能主治】暴患脫肛。

【用法用量】蓖麻膏(《準繩·幼科》卷九)。

陰證脫肛, 加生附子末, 蔥蒜同研作膏, 依前法貼之。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普濟方》卷九十二:萆麻膏

【處方】大萆麻子14枚(正東南枝上取7枚, 正西枝上取7枚), 巴豆7枚(去皮)。

【制法】上為泥, 成膏子後, 加麝香半錢, 一處和成膏子。

【功能主治】口眼?斜不正。

【用法用量】左患搐, 安藥于右手勞宮穴內, 用紙7重, 蓋定藥丸上, 碗坐在藥上, 碗用熱沸水蒸之;如右患用左手, 略坐1時, 用手托碗便正也。

【摘錄】《普濟方》卷九十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