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養生 穴位按摩可以起臨時急救的作用
暈厥 遇到因勞累、饑餓、熬夜等所致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搏細弱等危象時,立即用拇指捏壓患者的合谷穴(虎口上),持續2~3分鐘,也可按壓人中穴(鼻與上唇之間的溝凹處),一般...
2010-09-29 -
足底按摩墊的作用有哪些
按摩是一種很好的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發生的方法。屬於是中醫的一種。治療的時候針對不同的穴位進行按摩刺激,這樣就能讓相對應的疾病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按摩是一種對於身體健康來說非常好的治療方法。按摩的方...
2015-12-13 -
簡單的按摩能夠起到減緩老年斑的作用
1.局部按摩:這主要是通過按摩,升高局部皮膚溫度,使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迴圈,以促進色素排出。 兩手手掌互相搓擦,待充分暖熱後,各自對著面頰上下左右不斷按摩,直至產生舒服感;然後對兩手背進行...
2010-07-17 -
按摩大赫穴位的作用
按摩大赫穴位的作用 名稱釋義:(1)大赫。大,大也、盛也。赫,紅如火燒十分顯燿也。大赫名意指體內沖脈的高溫高濕之氣由本穴而出腎經。本穴物質為體內沖脈外出的高溫高壓水濕之氣,因此高溫而如火燒一...
2016-09-30 -
按摩大橫穴位的作用
按摩大橫穴位的作用 [概述]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足太陰脾經。[定位] 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 [解剖]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橫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 [主治]...
2016-09-29 -
按摩神闕穴位的作用
按摩神闕穴位的作用 名稱釋義:變化莫測為神,闕指要處,穴當臍孔,是處胎生之時,連系臍帶以供胎兒之營養,故又命蒂。名之神闕,是因胎兒賴此宮闕,輸送營養,灌注全身,遂使胎體逐漸發育,變化莫測,因...
2016-09-23 -
按摩章門穴位的作用
按摩章門穴位的作用 解剖: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肋間動脈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間神經;右側當肝臟下緣,左側當脾臟下緣。 別名:長平,脅髎,季脅,脾募,肘髎,肘尖,後章門,季肋。 穴義...
2016-09-19 -
按摩大包穴位的作用
按摩大包穴位的作用 取穴方法:側臥舉臂,在腋下6寸、腋中線上,第六肋間隙處取穴。 主治:氣喘,哮喘,胸悶,心內膜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胸脅病等呼吸系統疾病,全身疼痛,四肢無力,食多身瘦。...
2016-09-12 -
按摩肓俞穴位的作用
按摩肓俞穴位的作用 名稱釋義:(1)肓俞。肓,心下隔膜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膏脂之類。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胞宮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輸體表。本穴物質為來自胞宮中的膏脂之物,膏脂之物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
2016-09-09 -
按摩氣穴位的作用
按摩氣穴位的作用 定位: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內緣;布有腹壁下動、靜脈;有第11肋間、肋下神經和髂腹下神經分佈。 主治:1、月經不調,帶下;2、小便不利;3、...
2016-09-08 -
按摩陰都穴位的作用
按摩陰都穴位的作用 名稱釋義:(1)陰都。陰,陰涼水濕也。都,都市也。該穴名意指腎經沖脈的上行水氣在此集散。本穴物質為石關穴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為雲集之狀,穴外氣血不斷地聚集本穴同時...
2016-09-05 -
按摩大巨穴位的作用
按摩大巨穴位的作用 定位: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大巨穴位於人體下腹部,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四等分,從肚臍往下3/4點的左右三指寬處,即為大巨穴。[2]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
2016-09-02 -
按摩鳩尾穴位的作用
按摩鳩尾穴位的作用 取穴方法:人體鳩尾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六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
2016-08-22 -
按摩巨闕穴位的作用
按摩巨闕穴位的作用 【穴義】胸腹上部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 【名解】1)巨闕。巨,大也。闕,通缺,虧缺也。巨闕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本穴位處胸腹交接處的凹陷部位,任脈上、下二部皆...
2016-08-19 -
按摩氣沖穴位的作用
按摩氣沖穴位的作用 定位:曲骨旁開2寸。 解剖:在恥骨結節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內斜肌、腹橫肌下部;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外壁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 主治:腸鳴腹痛,...
2016-08-18 -
按摩三角灸穴位的作用
按摩三角灸穴位的作用 別名:疝氣穴、臍旁穴。 位置:位於腹中部,以患者兩口角的長度為一邊,作一等邊三角形,將頂角置於患者臍心,底邊呈水平線,兩底角處是該穴。 取穴方法:三角灸穴位于腹部,...
2016-08-16 -
按摩商曲穴位的作用
按摩商曲穴位的作用 名稱釋義:(1)商曲。商,漏刻也。曲,隱秘也。該穴名意指腎經沖脈氣血在此吸熱後緩慢上行。本穴物質為肓俞以下各穴上行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散熱冷縮,少部分水氣吸熱後循經上行,...
2016-08-15 -
按摩上脘穴位的作用
按摩上脘穴位的作用 名稱釋義:上與下相對,脘同管。位居心蔽骨下3寸,適當胃的上口賁門處,主治胃疾,因名上脘。 治法: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定位: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
2016-08-12 -
按摩石門穴位的作用
按摩石門穴位的作用 別名:利機穴,精露穴,丹田穴,命門穴,端田穴。 穴義:任脈氣血中的水濕在此再一次冷縮。 名解:1)石門。石,腎主之水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任脈氣血中的水濕在...
2016-08-11 -
按摩太乙穴位的作用
按摩太乙穴位的作用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 解剖: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八肋間動、靜脈分支及其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橫結腸)。 主治:胃...
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