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腎虧虛型消渴痹症
症狀:肢體痿軟無力,肌肉萎縮,甚者痿廢不用,腰膝酸軟,陽痿不舉,骨松齒搖,頭暈耳鳴,舌質淡,少苔或無苔,脈沉細無力。 治則治法:滋補肝腎、填髓充肉。 方藥:壯骨丸加減。龜板、黃柏、知母、熟地黃、山...
2017-03-04 -
濕熱下注型消渴淋症
症狀:尿頻、尿急,小便點滴而出,短赤灼熱,頭身困重,小腹脹痛,口苦或口粘,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細澀。 治則治法:清熱瀉火,利水除濕。 中成藥:八正合劑、三金片、銀花泌炎靈等。 方藥:...
2017-03-04 -
腎陽不足型消渴淋症
症狀:小便淋瀝不盡,尿無力,尿失禁,畏寒肢冷,面白無華,夜尿頻多,顏面肢體水腫,失眠少寐,陽痿或性淡漠,大便幹稀不調。舌體胖大、暗淡,有齒痕,脈沉細無力。 中成藥: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等。 方藥...
2017-03-04 -
中氣下陷型消渴淋症
症狀:小腹墜脹,時欲小便,一日數十溲,滴瀝不盡,疲乏無力,氣短懶言,自汗,視物模糊,舌質淡或舌體胖大有齒痕,苔薄白或少苔,脈沉細。 治則治法:升陽舉陷,化氣行水。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等。 方藥:補...
2017-03-04 -
濕瘀蘊結型消渴淋症
症狀:小便點滴難出,小腹脹滿疼痛,肢體困重、麻木疼痛,舌質暗或有瘀斑,苔白膩或黃膩,脈細澀。 治則治法:利水除濕,活血逐瘀。 中成藥: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方藥:五苓散合桃核承氣東加減。茯苓、豬苓、...
2017-03-04 -
肝鬱氣滯型消渴淋症
症狀: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鬱或多煩易怒,口苦吞酸,脅腹脹滿,寐不安,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治則治法:疏肝解鬱,行氣利水。 中成藥: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 方藥:沉香散加減。沉香粉、石...
2017-03-04 -
氣虛不固型消渴汗症
症狀:自汗為主,動輒加重,氣短乏力,神疲懶言,容易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沉。 治則治法:益氣固表,收斂止汗。 中成藥:玉屏風顆粒等。 方藥:①玉屏風散(《醫方類聚》)合仙鶴草東加減。防風、炙黃芪...
2017-03-04 -
氣陰兩虛型消渴汗症
症狀:自汗或盜汗,或兩者兼見,氣短乏力,口幹多飲,五心煩熱,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神疲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固表止汗。 方藥:生脈散(《醫學啟源》)合仙鶴草東加減。太子...
2017-03-04 -
陰虛火旺型消渴汗症
症狀:盜汗為主,口幹多飲,五心煩熱,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治則治法:清熱生津,滋陰斂汗。 中成藥:知柏地黃丸等。 方藥:增液湯(《溫病條辨》)合仙鶴草東加減。玄參、麥冬、生地...
2017-03-04 -
營衛不和型消渴汗症
症狀:汗出惡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或半身或局部汗出。舌質淡,苔薄白,脈緩。 治則治法:調和營衛,固表斂汗。 方藥:桂枝東加龍骨牡蠣湯(《金匱要略》)合仙鶴草東加減。桂枝、白芍、龍骨、牡蠣、仙鶴草...
2017-03-04 -
痰瘀阻竅型消渴呆症
症狀:智能減退,神情呆滯,頭重如裹,腹脹痞滿,痰多吐涎,口幹不欲飲,或肢體麻木不遂,舌質暗紫有瘀斑(點)、苔厚膩,脈弦滑。 治則治法:化痰活血。 中成藥:二陳丸、礞石滾痰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方...
2017-03-04 -
脾腎兩虛型消渴呆症
症狀:智能減退,呆鈍少言,乏力氣短,倦怠流涎,四肢欠溫,納呆乏力,腹脹便溏,舌淡體胖、苔白滑,脈沉弱無力。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 中成藥: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丸等。 方藥: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
2017-03-04 -
腎虛血瘀型消渴呆症
症狀:智能減退,腰膝酸軟,倦怠乏力,呆鈍少言,肢體麻木或疼痛,舌質淡暗有瘀斑(點)、舌苔薄白,脈沉細或澀。 治則治法:補腎活血。 中成藥:五子衍宗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方藥:五子衍宗丸(《攝生眾...
2017-03-04 -
心肝火盛型消渴呆症
症狀:智能減退,喜怒不定,心悸,頭痛眩暈,心煩不寐,咽幹舌燥,尿赤便幹,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心瀉肝。 中成藥:龍膽瀉肝丸、牛黃清心丸等。 方藥:大黃黃連瀉心湯(《傷寒論》)或龍膽瀉肝湯...
2017-03-04 -
氣虛血瘀型消渴痹症
症狀:肢體麻木,如有蟻行感,肢末時痛,多呈刺痛,下肢為主,入夜痛甚;氣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舌質淡暗,或有瘀點,苔薄白,脈細澀。 治則治法:補氣活血、化瘀通痹。 方藥:補陽還五東加...
2017-03-04 -
寒凝血瘀型消渴痹症
症狀:肢體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溫痛減,遇寒痛增,下肢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腫,舌質暗淡或有瘀點,苔白滑,脈沉細澀。 治則治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方藥:當歸四逆...
2017-03-04 -
脾腎陽虛型消渴腸病
症狀:腹瀉腸鳴或五更泄,瀉後痛減,形寒肢冷,乏力倦怠,面色?白,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弱。 治則治法:溫腎健脾,固腸止瀉。 中成藥:四神丸等。 方藥:四神丸加減。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等。
2017-03-04 -
脾胃虛弱型消渴腸病
症狀:脘腹痞悶,時緩時急,喜溫喜按,納呆食少,腹滿腸鳴,身倦乏力,四肢不溫,少氣懶言,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濡緩。 治則治法:健脾益氣,升清降濁。 中成藥:參苓白術散、補脾益腸丸、健脾理腸片...
2017-03-04 -
肝脾不和型消渴腸病
症狀:素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發生腹痛泄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繁,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治則治法:抑肝扶脾,建中止瀉。 中成藥:舒肝和胃丸、逍遙丸等。 方藥...
2017-03-04 -
中醫問診問什麼 中醫問診具體內容
“望聞問切”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一大特徵,在這當中,問診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實,中醫問診也有一些固定的套路,這些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問,通過這些問題也可以瞭解病人的一些情況,那麼,中醫問診到底問什麼...
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