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盛水停型消渴
治療方法:豬苓湯。 證候表現: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 處方:豬苓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五冊(卷)·雜門(門) 原文: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兼口...
2017-03-08 -
熱盛血燥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熱邪,陷入下焦厥陰者。 證候表現:十余日後,左關脈弦數,舌紅苔黃膩,腹時痛,時圊血,肛門熱痛。 病因病機:血液內燥。 處方:宜加味白頭翁湯。白頭翁(三錢)炒黃芩(錢半)炒川連(一錢)...
2017-03-08 -
肝陽虛火上逆型癰(耳癰)
治療方法:金匱腎氣丸、羚羊角散、大補陰丸。 證候表現:初起亦必寒熱,脹而不腫,頭頂連項掣痛,脈細數,神形靜。 病因病機:此肝陽挾虛火上逆,不能消散,久則成膿。 處方:初時用羚羊角散,冀其鎮肝清熱,...
2017-03-08 -
肝血凝滯型癰(夾癰)
治療方法:柴胡清肝湯。 證候表現:夾癰者,又名腋癰,生肩膊下窩內。若其皮色不變,漫腫無頭,日久方痛,乃生寒熱者。未破者。 處方:用柴胡清肝湯。 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上(卷)·辨夾癰米疽論(篇)...
2017-03-08 -
氣血損傷型癰(夾癰)
治療方法:益氣養營湯。 證候表現:夾癰者,又名腋癰,生肩膊下窩內;若其皮色不變,漫腫無頭,日久方痛,乃生寒熱者。已破。 處方:則益氣養營湯主之。 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上(卷)·辨夾癰米疽論(篇...
2017-03-08 -
鬱火凝結型癰(赫癰)
治療方法:活命飲。 證候表現:初腫微紅,頂尖根束,漸透赤色者。 處方:以活命飲消散之。 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中(卷)·辨幽癰赫癰沖疽論(篇) 原文:初腫微紅,頂尖根束,漸透赤色者,以活命飲消散...
2017-03-08 -
氣血虛弱型癰(腹癰)
治療方法:托裡散、四君子東加川芎當歸白芷枳殼。 證候表現:若漫腫堅硬,肉色不變,或脈遲緊。 病因病機:未成膿也。 處方:四君加芎、歸、白芷、枳殼。 處方:托裡散。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
2017-03-08 -
熱毒壅盛型癰(腹癰)
治療方法:仙方活命飲。 證候表現:焮腫作痛者。 病因病機:邪氣實也。 處方:仙方活命飲。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 外科鈐(下)(卷)·腹癰(五三)(篇) 原文:焮腫作痛者,邪氣實也,先...
2017-03-08 -
熱毒壅盛型癰(牙癰)
治療方法:蟾酥丸。 證候表現:生於牙床,大渴煩嘔者。 處方:宜蟾酥丸。 治則治法:宜蟾酥丸汗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二(卷)·齒部(篇) 原文:若大渴煩嘔者,宜蟾酥丸汗之。
2017-03-08 -
脾肺兩虛型癰(幽癰)
治療方法: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已潰,胸痞痰湧。 病因病機:脾肺虛也。 方用: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處方:六君子湯。 處方:十全大補湯...
2017-03-08 -
脾胃兩虛型癰(幽癰)
治療方法: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已潰,食少作瀉。 病因病機:脾胃虛也 方用: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處方:六君子湯。 處方:十全大補湯。...
2017-03-08 -
氣血兩虛型癰(幽癰)
治療方法: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已潰,朝寒暮熱者。 病因病機:氣血虛也。 方用:服六君子湯,服後諸證悉退,換十全大補湯。 處方:六君子湯。 處方:十全大補...
2017-03-08 -
火鬱結毒型癰(幽癰)
治療方法:內疏黃連湯。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初起腫痛皮色未紅時,若心煩嘔噦,脈沉實者。 治則治法:當疏火毒。 處方:宜內疏黃連湯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腹部(篇) 原文:初起腫痛...
2017-03-08 -
元氣不足型癰(幽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脈見沉遲,其膿未成。 處方:補中益氣湯。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腹部(篇) 原文:脈見沉遲,其膿未成,用補中益氣湯托之。
2017-03-08 -
陽氣虛誤型癰(幽癰)
證候表現:生臍上七寸,以致腫而不潰,潰而不斂者。 治療方法:十全大補東加乾薑附子。 病因病機:或誤行汗下,或誤敷寒涼。 處方:急用十全大補東加乾薑、附子以救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腹...
2017-03-08 -
心經火毒型癰(臍癰)
治療方法:最宜隔蒜灸之。仙方活命飲加升麻。 證候表現:生於臍中,腫大如瓜,高突若鈴,無紅無熱。 療法:最宜隔蒜灸之。 治則治法:初宜服仙方活命飲加升麻消之。 處方:仙方活命飲加升麻。 出處:《外科...
2017-03-08 -
熱毒壅盛型癰(腹皮癰)
治療方法:初起壯實者,用雙解貴金丸下之。虛弱者,減半用之,不應,再服半劑。 證候表現:生於腹,皮裡膜外,無論左右,隱疼日久,後發癰腫于皮外,右關脈見沉數,而腹痛甚者,初起壯實者。 方用:初起壯實者...
2017-03-08 -
氣血虧損型癰(腹皮癰)
治療方法:托裡透膿湯。 證候表現:生於腹,皮裡膜外,無論左右,隱疼日久,後發癰腫于皮外,右關脈見沉數,腹痛不止,膿將成也。 處方:急用托裡透膿湯。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腹部(篇) 原文...
2017-03-08 -
肝脾血熱型癰(腋癰)
治療方法:初宜服柴胡清肝湯,外敷沖和膏。 證候表現:發于腋際,初起暴腫焮硬,色赤疼痛,身發寒熱,難消。 方用:初宜服柴胡清肝湯,外敷沖和膏。 處方:柴胡清肝湯。 處方:沖和膏。 出處:《外科心法》...
2017-03-08 -
鬱怒肝火型癰(脅癰)
治療方法:柴胡清肝湯。 證候表現:生於軟肋有硬骨者,為肋;肋下軟肉處,為季脅。色紅焮痛高腫,初腫時。 治則治法:俱急宜服柴胡清肝湯解鬱瀉火。 處方:柴胡清肝湯。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肋...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