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盛血虛型濕瘡
治療方法:皂角苦參丸。 證候表現:若年深日久膚如蛇皮者。 處方:宜常服皂角苦參丸,外用豬脂油二兩,苦杏仁一兩搗泥,抹之自效。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中)(篇) 原文:若...
2017-03-04 -
血虛肝旺型風瘙癢
證候表現:以老年人為多見,病程較長,皮膚乾燥,抓破後血痕累累;伴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脈細數或弦數 病因病機:年老氣血不足或久病耗傷陰血,皆可致血虛肝旺,生風化燥,肌膚失養,故見皮膚乾燥...
2017-03-04 -
血虛風燥型癮疹
證候表現:風團反復發作,遷延月久,午後或夜間加劇;伴心煩易怒,口幹,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脈沉細。 病因病機:血虛日久則肌膚失養,化燥生風,風氣搏於肌膚,故風團、瘙癢反復遷延日久;津血同源,血虛亦致...
2017-03-04 -
脾弱血虛型癮疹
治療方法:八珍散加丹皮山梔。 證候表現:若煩熱體倦,頭目不清。 處方:用八珍散加丹皮、山梔。 治則治法:補脾氣生陰血。 出處:《癘瘍機要》·上卷(卷)·癘瘍類症(類症者與癘形狀相似而所因不同也)(...
2017-03-04 -
肝鬱化火型牛皮癬
治療方法:外塗2號癬藥水、斑蝥醋、百部酊、川槿皮酊等,每天數次。 證候表現:皮損色紅,伴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眩暈心悸,口苦咽幹;舌邊尖紅,脈弦數。 病因病機:情志內傷,肝鬱氣滯;鬱久化火,肝膽火盛...
2017-03-04 -
血虛風燥型牛皮癬
治療方法:四物消風飲或當歸飲於加減。 證候表現:皮損灰白,抓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伴心悸怔仲,失眠健忘,女子月經不調;舌淡,脈沉細。 病因病機:血虛生風化燥,肌膚失養,故皮損灰白,抓如枯木,肥厚...
2017-03-04 -
血虛風燥型肛門濕瘍(肛門濕疹)
症狀:皮損肥厚粗糙,鱗屑,苔蘚樣變,色素沉著;自覺陣發性瘙癢,夜間加重,可伴心煩失眠,舌淡紅,脈弦細。 治則治法:養血祛風。 中成藥:當歸片等。 方藥:四物消風飲加減。生地、當歸、荊芥、防風、赤芍...
2017-03-04 -
血虛風盛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防風當歸散。 病因病機:又有發表太過,臟腑雖和。 證候表現:自汗不止者。 處方:宜防風當歸散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又有發表太過,臟腑雖和,自...
2017-03-04 -
肝鬱痰火型癰
症狀:多繼發於手部疔瘡之後,腫塊發於腋下;腋部暴腫,皮色不變或微紅,灼熱疼痛,胸脅牽痛;全身發熱,頭痛,口苦咽幹。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肝解鬱,消腫化毒。 方藥:柴胡清肝湯(《醫宗...
2017-03-04 -
肝鬱氣滯型瘰鬁
症狀:頸部一側或兩側腫塊大如豆粒,脹痛或隱痛,數量不等,皮色不變,按之堅實,推之能動;胸脅作脹,煩躁易怒,納少口幹;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或弦滑。 治則治法:疏肝理氣,化痰散結。 方藥:開鬱散(《...
2017-03-04 -
心脾血虛型瘰鬁
治療方法:歸脾湯。 證候表現:瘰鬁馬刀潰破後虛煩不寐者。 處方:宜歸脾湯調理。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四(卷)·項部(篇) 原文:虛煩不寐者,宜歸脾湯調理。
2017-03-04 -
血虛肝熱型瘰鬁
治療方法:逍遙散加丹皮炒梔子。 病因病機:血虛肝熱 證候表現:或瘡口出血,或紅膿者 處方:宜逍遙散加丹皮、炒梔子。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四(卷)·項部(篇) 原文:血虛肝熱,或瘡口出血,...
2017-03-04 -
血虛風燥型接觸性皮炎
治療方法: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選用青黛膏、清涼油乳劑或2%雷鎖辛硫黃糊劑等外搽。 證候表現:病情反復發作,皮損肥厚乾燥,有鱗屑,或呈苔蘚樣變,瘙癢劇烈,有抓痕及結痂;舌淡紅,苔薄,脈弦細數。 病...
2017-03-04 -
血虛痰熱型貓眼瘡
治療方法:宜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遙散。佐以八物東加柴胡、牡丹皮或加味逍遙散兼服。 證候表現:頭目不清,內熱口幹體倦,痰熱血燥,秋間益甚。 病因病機:血虛者。 方用:宜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遙散。佐以...
2017-03-04 -
肝鬱火旺型蟹足腫病
症狀:局部瘢痕紅腫疼痛,口幹口苦、情志易怒、目赤、失眠、便秘,舌苔薄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肝瀉火,消腫止痛。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牡丹皮、梔子、白術、黑芝麻、柴胡、當歸、茯苓、甘草、芍藥、忍...
2017-03-04 -
血虛毒盛型麻風
證候表現:以彌漫性浸潤或結節為主,損害多遍及全身,或形成“獅面”,口唇肥厚,耳垂腫大,鼻樑陷塌,鼻中隔穿孔,眼部損害可致失明,全身毛髮脫落,神經損害嚴重,可致面癱,手足運動障礙,畸形,潰瘍,指趾攣...
2017-03-04 -
毒鬱血滯型麻風
證候表現:皮損有斑疹、丘疹、斑塊、結節和彌漫性浸潤等,形態似瘤型,多彌漫不清,呈淡紅或棕褐色。分佈廣泛,不完全對稱。眉毛、頭毛均可脫落,晚期亦可形成“麻風獅面”。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
2017-03-04 -
氣血虛弱型痛經
症狀: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墜痛,喜按,或小腹及陰部空墜,月經量少,色淡,質清稀;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治則治法:補氣養血,調經止痛。 中成藥:女金膠囊複方阿膠漿。 方藥:八珍...
2017-03-04 -
血虛氣熱型月經先期
治療方法:治血虛氣熱方。 病因病機:如形肥多痰多鬱者,責其血虛氣熱也。 證候表現:月經不及期而先行。 處方:歸身川芎生地(薑汁炒。各七分)陳皮(去白)半夏(滾水泡。各五分)白茯苓生甘草(各五分)條...
2017-03-04 -
氣血虛弱型閉經
症狀:月經週期延遲,量少,色淡紅,質稀薄,漸至經閉不行;神疲肢倦,頭暈眼花,心悸氣短,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沉緩或細弱。 治則治法:益氣養血調經。 中成藥:人參養榮丸阿膠當歸合劑。 方藥:人參養...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