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虛型痢疾
病因病機:痢久氣多下陷。蓋勢力過度,愈趨愈下,自然之勢也。 治則治法:法宜升補。 處方: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將下焦逆聚之氣,舉而升之,則後重除而所解順矣。然用不合宜,能使濁氣上乘,作脹作嘔。又肺與大...
2017-03-04 -
氣虛陽微型噎膈
症狀:長期吞咽受阻,飲食不下,面色?白,精神疲憊,形寒氣短;伴面浮足腫,泛吐清涎,緩脹便溏;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病因病機:年老體衰,真陰虧損,陰損及陽,脾腎陽微。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益氣回陽...
2017-03-04 -
脾胃氣虛型噎膈
治療方法:以治噎病氣不足方,送下滋腎丸一百五十丸。 證候表現:如兩足痿厥,行步恇怯,欹側欲倒,臂臑如折,及作痛而無力,或氣短氣促而喘,或不足以息。食梗澀難下。 處方:以黃芪、人參、甘草、白術、蒼術...
2017-03-04 -
氣虛留邪型瘧疾
病因病機:元氣本虛,感邪患瘧,名虛瘧也 證候表現:其證寒熱交作,自汗倦臥,飲食並減,四肢乏力,脈象舉按俱弦,尋之則弱 治則治法:宜以補氣升陽法治之 出處:《時病論》·卷之五(卷)·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2017-03-04 -
氣虛挾痰型瘧疾
證候表現:瘧久色奪,唇白汗多,餒弱 處方:必用四獸飲。 出處:《幼科要略》·瘧(段)·瘧久色奪 原文:瘧久色奪,唇白汗多,餒弱,必用四獸飲。
2017-03-04 -
氣虛血瘀型鼓脹(肝硬化腹水)
症狀:腹大脹滿,撐脹不甚,神疲乏力,少氣懶言,不思飲食,或食後腹脹,面色晦暗,頭頸胸臂或有紫斑或紅痣赤縷,小便不利,舌質暗淡,脈細無力。 治則治法:補中益氣,活血祛瘀。 中成藥:複方鱉甲軟肝片等。...
2017-03-04 -
中氣虛弱型頭痛
治療方法:治氣虛頭痛方。 病因病機:氣虛頭痛者,清陽氣虛,不能上升也 證候表現:頭痛,脈必弦微,其證必倦怠氣短,惡風寒,不能食。 處方:新定人參黃芪白術(各一錢)甘草(五分)當歸陳皮(各七分)升麻...
2017-03-04 -
腎氣虧虛型眩暈(原發性高血壓)
症狀:腰脊酸痛(外傷性除外)、脛酸膝軟或足跟痛、耳鳴或耳聾、心悸或氣短、發脫或齒搖、夜尿頻、尿後有餘瀝或失禁、舌淡苔白、脈沉細弱。 治則治法:平補腎氣,調和血脈。 中成藥: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
2017-03-04 -
氣虛血瘀型中風(腦梗死急性期)
症狀:面色?白,氣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白膩,有齒痕,脈沉細。 治則治法:益氣活血。 中成藥:消栓通絡片、腦安膠囊、腦心通膠囊、通心絡膠囊等。 方藥:補陽還五...
2017-03-04 -
氣虛血瘀型中風
症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白,氣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沉細。 病因病機:正氣不足,血行不暢,瘀滯腦脈,阻滯經絡。 治則治...
2017-03-04 -
脾氣虛弱型水腫
治療方法:可用參苓白術散加減。 病因病機:又有水腫一證,由於長期飲食失調,脾胃虛弱,精微不化,而見遍體浮腫,面色萎黃,晨起頭面較甚,動則下肢腫脹,能食而疲倦乏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膩,...
2017-03-04 -
氣虛型內傷發熱
症狀:發熱,熱勢或低或高,常在勞累後發作或加重,頭暈,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少便溏,自汗,易於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弱。 病因病機:飲食不節,勞思過度,致中氣不足,陰火內生,或虛陽外越。 治則治...
2017-03-04 -
脾胃氣虛型內傷發熱
治療方法:理中湯。 病因病機:脾胃氣虛,陽浮於外 證候表現:其症上見嘔惡,下為溏泄,其脈大而不實,身雖大熱 治則治法:切忌寒涼,宜甘辛溫藥溫其中,使土厚則火自斂也 處方:理中湯。 出處:《金匱翼》...
2017-03-04 -
腎陽虛衰型痰飲
治療方法:腎氣丸。 證候表現:飲在陰則吸氣短 病因病機:飲在陰則吸氣短 處方:腎氣丸。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二(卷)·痰飲(篇) 原文:飲在陰則吸氣短,腎氣丸。
2017-03-04 -
陽氣虛血瘀濕濁型消渴病腎病晚期
症狀:氣虛證:①神疲乏力;②少氣懶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脈弱。血虛證:①面色無華;②唇甲色淡;③經少色淡;④舌胖質淡;⑤脈細。陽虛證:①畏寒肢冷;②腰膝怕冷;③面足浮腫;④夜尿頻多;⑤舌胖...
2017-03-04 -
陽氣虛血瘀型消渴病腎病早中期
症狀:氣虛證:①神疲乏力;②少氣懶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脈弱。具備兩項可以診斷。血瘀證:①定位刺痛,夜間加重;②肢體麻痛,或偏癱;③肌膚甲錯;④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絡脈色紫怒張。具...
2017-03-04 -
氣虛不固型消渴汗症
症狀:自汗為主,動輒加重,氣短乏力,神疲懶言,容易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沉。 治則治法:益氣固表,收斂止汗。 中成藥:玉屏風顆粒等。 方藥:①玉屏風散(《醫方類聚》)合仙鶴草東加減。防風、炙黃芪...
2017-03-04 -
氣虛血瘀型消渴痹症
症狀:肢體麻木,如有蟻行感,肢末時痛,多呈刺痛,下肢為主,入夜痛甚;氣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舌質淡暗,或有瘀點,苔薄白,脈細澀。 治則治法:補氣活血、化瘀通痹。 方藥:補陽還五東加...
2017-03-04 -
氣虛挾痰型肥胖
治療方法:治肥人嗜臥受濕方、治肥人嗜臥氣虛方。 證候表現:怠惰嗜臥。 病因病機:肥人是氣虛。是濕。 處方:宜人參、二術、半夏、甘草。 處方:蒼術、茯苓、滑石。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
2017-03-04 -
腎氣不固型虛勞
治療方法:仲景八味丸。 證候表現:其證頭旋眼暈,身疼腳弱,心怯氣短,自汗盜汗,或發寒熱,或五心常熱,或往來潮熱,或骨蒸作熱,夜多惡夢,晝少精神,耳內蟬鳴,口中無味,飲食減少。 病因病機:《難經》曰...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