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陽虛型崩漏
症狀: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淋漓日久不盡,色淡暗,質稀;肢冷畏寒,腰膝酸軟,面色晦暗或有暗斑,精神不振,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肢腫便溏;舌淡暗,苔白潤,脈沉遲無力。 治則治法:溫腎助陽,固沖止血。 方...
2017-03-04 -
虛熱型崩漏
症狀:經亂無期,量多或淋漓日久不盡,色鮮紅,質稠;兩顴潮紅,煩熱少寐,咽幹口燥,潮熱盜汗,大便幹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則治法:滋陰清熱,固沖止血。 中成藥:固經丸。 方藥:保陰煎(《景嶽全書...
2017-03-04 -
陽虛脫陷型崩漏
治療方法:生化奪命湯、治血崩形脫氣促外用方。 證候表現:若形脫氣促,或有汗暈厥,牙關緊閉,昏亂將絕。 處方:先用韭菜數十莖,細切放酒壺內,以滾醋一碗泡入,將大口塞住,以小口對鼻孔熏之。 處方:先用...
2017-03-04 -
虛熱型經期延長
治療方法:兩地湯合二至丸加四烏賊骨一藘茹丸或固經丸。 證候表現:經行時間延長,量少,色鮮紅,質稠;咽幹口燥,或見潮熱顴紅,或手足心熱;舌紅,苔少,脈細數。 病因病機:陰虛內熱,熱擾沖任,沖任不固,...
2017-03-04 -
營血虛熱型小產
治療方法:聖愈湯。 證候表現:妊娠日月未足而產,若血出過多而發熱者。 處方:聖愈湯。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九(卷)·胎前門 原文:若血出過多而發熱者,聖愈湯。
2017-03-04 -
腎陽虛衰型小產
治療方法:八味丸。 證候表現:王太僕雲: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熱來複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時節而動,妊娠日月未足而產。 病因病機:是無火也。 處方:八味丸。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九(卷)·胎...
2017-03-04 -
心肺虛熱型子煩
治療方法:竹葉安胎飲、《千金》竹瀝湯。 證候表現:妊娠心驚膽怯,煩悶不安,名曰子煩。 處方:竹葉安胎飲主之。 病因病機:大抵皆由心肺虛熱,是以撩亂心煩,或積痰於胸,吐涎惡食,亦令心煩,劇則胎動不安...
2017-03-04 -
脾腎陽虛型胎萎不長
症狀:孕婦腹形明顯小於妊娠月份,胎兒存活,症見腰膝酸冷,手足不溫,納少便溏,或形寒畏冷;舌質淡,苔白或薄白,脈沉遲。 治則治法:補益脾腎,填精養胎。 中成藥:滋腎育胎丸等。 方藥:溫土毓麟東加減。...
2017-03-04 -
血虛熱盛型月經後期
治療方法:內補當歸丸、理經四物湯。 證候表現:其經來如屋漏水,頭昏目暗,小腹作痛,更兼白帶,咽中臭如魚腥,噁心吐逆。 處方:先用理經四物湯,次服內補當歸丸,下月疾愈。 處方:理經四物湯川芎(三)川...
2017-03-04 -
小腸虛熱型帶下病
治療方法:四物五苓各半湯。 病因病機:下截之血,小腹主之,有因血虛而虛熱陷下小腸。 證候表現:致小便澀痛,色白如泔,或成砂粒。 治則治法:不可作淋治,用冷劑。 處方:宜四物五苓各半帖和煎。 出處:...
2017-03-05 -
陽虛生風型子癇
治療方法:理中東加防風鉤藤。 證候表現:忽然昏冒不知,須臾則醒,過時復發,久則變痙。痙即口噤搐搦,背腰反張,如兒童發驚之狀。 病因病機:或因中寒而發者。 處方:宜用理中東加防風、鉤藤。 出處:《產...
2017-03-05 -
傷風虛熱型小兒感冒
治療方法:白術散、薷苓湯。 證候表現:春月得之名傷風,其證發熱而渴,小便短少。 治則治法:宜先清熱後補脾。 處方:清熱薷苓湯,補脾白術散。 出處:《幼科發揮》·五臟主病(篇)·脾所生病(章) 原文...
2017-03-05 -
脾腎陽虛型小兒哮喘(緩解期)
症狀:喘促乏力,動則氣喘,氣短心悸,咳嗽無力,形體消瘦,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面白少華,腹脹,納差,夜尿多,便溏,發育遲緩,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指紋淡。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固攝納氣。 方藥:金...
2017-03-05 -
心陽虛衰型肺炎喘嗽
症狀:面色蒼白,唇指紫紺,呼吸淺促、困難,四肢不溫,多汗,脅下痞塊,心悸動數,虛煩不安,神委淡漠,小便減少,舌質淡紫,脈疾數、細弱欲絕,指紋紫滯。 治則治法: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中成藥:參附注射...
2017-03-05 -
脾胃虛熱型小兒口瘡
治療方法:當歸散、立效飲、牛蒡湯、地黃膏、天竺黃散、綠袍散、黃金散、百解散、三解散。 證候表現:若口內白爛於舌上,口外糜潰於唇弦,瘡少而大,不甚為痛,常流清水。 病因病機:此因脾胃虛熱上蒸,內已先...
2017-03-05 -
胃經虛熱型小兒嘔吐
治療方法:七味白術散。 證候表現:若作渴少食,或小便色赤。嘔吐。 病因病機:胃經虛熱也。 處方:用七味白術散。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七脾臟部(上)(集)·吐(篇) 原文:若作渴少食,或小便...
2017-03-05 -
脾陽虛衰型小兒嘔吐
治療方法:益黃散。 證候表現:面色白,無精光,口中氣冷,不思食,吐水。 處方:當補脾益黃散主之。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七脾臟部(上)(集)·吐(篇) 原文:面?白,無精光,口中氣冷,不思食...
2017-03-05 -
脾胃虛熱型小兒腹痛
治療方法:異功散。 證候表現:面黃微熱,或手足並溫。腹痛。 病因病機:虛熱也。 處方:用異功散(吐瀉)補之。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七脾臟部(上)(集)·腹痛(篇) 原文:面黃微熱,或手足並...
2017-03-05 -
脾陽虛寒型小兒汗證
治療方法:理中湯、黃芪固真湯。 證候表現:泄瀉,自汗後而遍身冷,有時遇瀉則無汗,不瀉則有汗。 病因病機:脾虛泄瀉,自汗後而遍身冷,有時遇瀉則無汗,不瀉則有汗。此為大虛之候。 處方:理中湯;待瀉止,...
2017-03-05 -
陽虛陰盛型驚風
治療方法:天南星散、烏蠍四君子湯、沉香散、烏沉湯、定命飲子、四聖散、星香全蠍散。 病因病機:若陽虧陰盛,病已傳過,純屬慢驚。 證候表現:無搐掣反引竄視之證,而但昏沉者。 處方:與星香全蠍散、定命飲...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