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風濕性關節炎藥酒方
五加皮酒 用五加皮50克,當歸50克,牛膝50克,高梁白酒100克。將五加皮、當歸、牛膝洗淨後晾乾,裝入罐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日服1~2次,每次30~50毫升。此酒功效散風除濕...
2017-03-07 -
治冷蟲心痛酒方(蟲證)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川椒四兩。 【制法】炒出汗,酒一碗淋之。 【主治】冷蟲心痛。 【用法】服酒。 說明:《本草綱目》卷三十二蜀椒條注“引壽域神方”,本方名系筆者所加。
2017-03-07 -
治霍亂轉筋酒方(霍亂)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生薑三兩。 【制法】搗,酒一升煮三兩沸。 【主治】霍亂轉筋,入腹欲死。 【用法】服,仍以薑搗貼痛處。 說明:《本草綱目》卷二十六生薑條注“引外台秘要”,本方名系筆者所加。
2017-03-07 -
治鶴膝風攣酒方(鶴膝風)
鶴膝風是以膝關節腫大疼痛,而股脛的肌肉消瘦為特徵,常因腎陰虧損,寒濕侵于下焦,流注關節所致。由於其形如鶴膝,故稱之為鶴膝風。本病大多由“曆節風”發展而來,為臨床難治疾患之一。這裡選錄的二種藥酒配方,...
2017-03-07 -
治鬼疰勞氣酒方(鬼疰)
鬼疰為疰病之一,多認為是後世所說的癆,以病程遷延,具有傳染性為特點。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盜汗、遺泄,或腹中有塊,或腦後兩邊有小結核等。本病以陰虛內熱,痰火鬱結為主,較少用藥酒治療。這裡選錄一方,可...
2017-03-07 -
治腹中緊張酒方(腹脹腹痛)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砂糖。 【制法】以酒三升煮。 【主治】腹中緊張。 【用法】服之,不過再服。 說明:《本草綱目》卷三十三沙糖條注“引子母秘錄”,本方名系筆者所加。
2017-03-07 -
治風冷腳氣酒方(腳氣)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白礬石(煆)二斤。 【制法】酒三鬥漬三日。 【主治】風冷腳氣。 【用法】稍稍飲之。 說明:《本草綱目》卷十礬石條注“引肘後方”,本方名系筆者所加。
2017-03-07 -
治風毒膝攣酒方(關節疼痛)
關節疼痛是由外感風寒濕邪或肝腎虛損而致,其中多屬於中醫的“曆節風”、“痹證”等內容,常常呈現反復發作,逐漸加重的特點。其病機主要為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去濡養。在臨床表現方面,除具有疼痛外,還常伴...
2017-03-07 -
治風毒骨痛酒方(筋骨諸病)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芍藥二分,虎骨一兩。 【制法】炙為末,夾絹袋盛,酒三升,漬五日。 【主治】風毒骨痛在髓中。 【用法】每服三合,日三服。 說明:《本草綱目》卷十四芍藥條注“引經驗後方”,...
2017-03-07 -
治赤白下痢酒方(下痢泄瀉)
下痢是以大便次數增多,腹部疼痛,裡急後重,下赤白膿血便為特徵的疾病;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類質溏薄或完穀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特徵的疾病。二者在病因方面都與感受外邪,飲食損傷,七情失調,脾胃虛弱等有...
2017-03-07 -
枳殼酒方(赤遊風)
赤遊風又名“遊風”、“赤遊丹”。多因脾肺燥熱,或表氣不固,風邪襲於腠理,風熱壅滯,營衛失調所致。滯於血分則發赤色,名赤遊風或赤遊丹;滯于氣分則成白色,名白遊風。症見突然發作,遊走不定,皮膚紅暈、光亮...
2017-03-07 -
治鶴膝風病酒方(鶴膝風)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酒醅糟四兩,肥皂一個(去子)芒消一兩,五味子一兩,砂糖一兩,薑汁半甌。 【制法】研勻。 【主治】鶴膝風。 【用法】日日塗之,加入燒酒尤妙也。 說明:《本草綱目》卷二十五...
2017-03-07 -
皂莢乳香酒方(癰疽、瘡瘍、發背)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皂莢刺(大者)一枚,乳香一塊,如雞頭實大。 【制法】皂莢剉製作十餘片,用乳香銀石器內炒令煙起,入皂莢刺同炒,候香纏在刺上,便入醇酒一盞,同煎令沸,濾去滓。 【主治】治腫...
2017-03-07 -
皂莢酒方二(水腫臌脹)
【來源】《普濟方》 【配方】 皂莢(剝去筋皮炙令黃,三升。 【制法】酒一鬥漬入石器煮令沸。 【主治】治水腫入腹苦滿急,妨害飲食。 【用法】服一升,日三服。 說明:《普濟方》注“出肘後方”。
2017-03-07 -
愈風酒方(風疾諸病)
【來源】《隨息居飲食譜》 【配方】陳海蛇(漂淨拭幹,晾極燥)十二兩,井黑大豆、嫩桑枝、松針(杵爛)各四兩,陳酒七斤。 【制法】封浸,煮三柱香。 【主治】諸風腰背疼痛,節腫。 【用法】溫飲。
2017-03-07 -
欲蛇龜酒方(跌打損傷)
【來源】《太平聖惠方》 【配方】欲蛇龜一枚,糯米(蒸作釀飯)五斤(升),好酒二。 【制法】上藥細剉龜,釀飯,同入酒甕中,牢封一七日後服用。 【主治】治傷折疼痛不可忍。 【用法】即每暖一中盞服之,日可...
2017-03-07 -
茵芋酒方二(癩病)
【來源】《太平聖惠方》 【配方】茵芋一兩,烏頭(炮裂去皮臍)一兩,天雄(炮裂去皮臍)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一兩,躑躅花(醋拌炒令幹)一兩,乾薑(炮裂)一兩,桂心一...
2017-03-07 -
益母草浸酒(脫肛)
脫肛又名“截腸”。是指直腸粘膜或直腸脫出肛外的一種病症。多因氣虛下陷或濕熱下注所致。以老年人和小兒多患。初開始僅于大便時肛門脫垂,能自行回縮;病久則脫出較長,需用手托納回。每於行走、勞累、咳嗽、用力...
2017-03-07 -
痃癖不能食酒方(痃癖)
痃癖系古病名,見《外台秘要》,是臍腹部或脅肋部患有癖塊的泛稱。病因飲食不節,脾胃受傷,寒痰結聚,氣血凝滯所致,除癖塊脹痛外,常伴見消瘦,食少,疲乏等全身症狀,治應消積、散寒、滌痰、理氣、和血、消瘀,...
2017-03-07 -
雄黑豆酒方(背強口噤)
【來源】《太平聖惠方》 【配方】雄黑豆(小緊者是)三合,雞龔白二合。 【制法】上諸藥,先炒豆聲欲絕,入雞龔白同炒令黃,投酒五升,後去滓。 【主治】婦人中風口噤迷悶。 【用法】每服一小盞,拗開口灌之。...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