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烏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烏丸”在《 普濟方 》卷四十六 【出 處】《普濟方》卷四十六 【處 方】硫黃6錢(生用),烏藥4錢。 【功能主冶】頭風不時發作。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後茶清送下,稍著...
2012-08-21 -
黃雄漆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雄漆丸”在《 解圍元藪 》卷三 【出 處】《解圍元藪》卷三 【處 方】嚴漆1兩,蟹黃5錢。 【功能主冶】蛇皮魚鱗,癢風癲風,一切危重之症。 【用法用量】每服3分,溫酒送下。 ...
2012-08-22 -
黃蓍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蓍丸”在明方賢著《 奇效良方 》 【出 處】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 方】黃蓍(去蘆)、川椒(炒)、茴香(炒)、川烏頭(去皮臍)、狼毒、防風(去蘆)、川練子(去皮子.炒)、白...
2012-08-23 -
黃芩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芩丸”在方出《聖惠》卷三十六,名見《 普濟方 》卷二九九 【出 處】方出《聖惠》卷三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二九九 【處 方】黃芩1分,五倍子1分,蟾酥半分。 【功能主冶】口舌生...
2012-08-24 -
黃犬肉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犬肉丸”在《濟生方》卷 【出 處】《濟生方》卷 【處 方】磁石3兩(煆,水飛),川烏2兩(炮,去皮尖),附子2兩(炮,去皮臍),桑寄生2兩,鹿茸2兩(燎去毛,酒蒸),麋茸2兩(同...
2012-08-27 -
黃芩茱萸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芩茱萸丸”在《 簡明醫彀 》 【出 處】《簡明醫彀》 【處 方】黃連30克(陳土炒)蒼術23克 黃芩(土炒)陳皮 吳茱萸各38克 【功能主冶】治濕熱吐酸。 【用法用量】每服3...
2012-08-27 -
黃芩六一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芩六一丸”在《濟陽綱目》卷九十六 【出 處】《濟陽綱目》卷九十六 【處 方】條芩6兩,升麻1兩。 【功能主冶】積熱脫肛。 【用法用量】口服。 【制 法】上為末,麵糊為丸。
2012-08-30 -
黃芩利膈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芩利膈丸”在《 蘭室秘藏 》卷下 【出 處】《蘭室秘藏》卷下 【處 方】生黃芩 炒黃芩各30克 半夏 黃連 澤瀉各15克 南星 枳殼 陳皮各9克 白術6克 白礬1.5克 【功能...
2012-08-30 -
黃耆汁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汁”在《 普濟方 》卷五十五 【出 處】《普濟方》卷五十五 【處 方】黃耆4分,乾薑2分,蜀椒1分。 【功能主冶】蟲入耳腫,不聞人語聲,有膿出。 【用法用量】以生地黃搗取汁...
2012-08-31 -
黃芩半夏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芩半夏丸”在《袖珍》卷一 【出 處】《袖珍》卷一 【處 方】制過半夏粉1兩,黃芩末2錢。 【功能主冶】上焦有熱,咳嗽生痰。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淡生薑湯送下,食後服。 ...
2012-09-03 -
黃耆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湯”在《 太平聖惠方 》卷六十一 【出 處】《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 【處 方】黃耆60克(銼)知母30克 石膏60克 白芍藥30克 麥門冬30克(去心)甘草15克(炙微赤,銼)...
2012-09-03 -
黃耆貼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貼”在《外台》卷二十四引劉涓子方 【出 處】《外台》卷二十四引劉涓子方 【處 方】甘草(炙)、大黃、白蘞、黃耆、芎?各等分。 【功能主冶】癰腫有熱。 【用法用量】隨赤熱有堅...
2012-09-04 -
黃耆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飲”在《 聖濟總錄 》卷一五四 【出 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處 方】黃耆(銼)地榆 桑寄生各45克 艾葉15克 白龍骨(研)60克 生地黃60克 生薑15克 【功能主冶...
2012-09-05 -
黃耆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散”在《 普濟本事方 》卷五 【出 處】《普濟本事方》卷五 【處 方】黃耆(蜜炙)麥門冬(去心)熟地黃(酒灑,九蒸九曬)桔梗(炒)白芍藥各15克 甘草7.5克(炙) 【功能主...
2012-09-06 -
黃耆煎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煎”在《雞峰》卷四 【出 處】《雞峰》卷四 【處 方】黃耆10斤,烏藥15斤,地龍40兩,赤小豆10斤,杜蒺藜5斤,防風10斤,川烏頭40兩,川楝子10斤,陳橘皮10斤,茴香1...
2012-09-07 -
黃耆酒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酒”在《千金》卷七 【出 處】《千金》卷七 【處 方】黃耆3兩,烏頭3兩,附子3兩,生薑3兩,秦艽3兩,蜀椒3兩,芎?3兩,獨活3兩,白術3兩,牛膝3兩,蓯蓉3兩,細辛3兩,甘...
2012-09-07 -
黃米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米丸”在《東醫寶鑒?雜病篇》卷六引《 醫學入門 》 【出 處】《東醫寶鑒?雜病篇》卷六引《醫學入門》 【處 方】幹絲瓜1棒,巴豆肉14粒,陳倉米如絲瓜之多少。 【功能主冶】水蠱...
2012-09-13 -
黃梅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梅丸”在《仙拈集》卷二 【出 處】《仙拈集》卷二 【處 方】雄黃1錢,烏梅肉3錢。 【功能主冶】心胃蟲痛。 【用法用量】臨疼時酒服,輕者2丸,重者3丸。 【制 法】上為末,...
2012-09-13 -
黃胖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胖丸”在《名家方選》 【出 處】《名家方選》 【處 方】鐵砂10錢(醋煮後水洗),蕨粉10錢,硫黃8錢,枯礬2錢。 【功能主冶】黃胖,上逆動氣或下血,眩暈不能行步者。 【用法...
2012-09-14 -
黃牛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牛丸”在《 女科百問 》卷上 【出 處】《女科百問》卷上 【處 方】白龍骨(燒)1兩,鐵粉(研)1兩,茯神1兩,人參1兩,黃連1兩,鉛霜1兩,犀角(屑)1兩,防風1兩,朱砂1兩(...
201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