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香郁李仁丸
木香郁李仁丸 【處方】木香30克 郁李仁(去皮,生用)90克 沉香(銼)檳榔(銼)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焙)附子(炮裂,去皮、臍)茴香子(炒)各30克【制法】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奔豚氣從少腹奔上沖心,
-
蔓荊子散
蔓荊子散 《仁齋直指》卷二十一:蔓荊子散【處方】蔓荊子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桑白皮 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木通 前胡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等分【制法】上藥銼散。【功能主治】治內熱
2017-02-28 35 -
麻黃桂枝湯
麻黃桂枝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麻黃桂枝湯【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三錢) 芍藥(二錢半) 桂枝(去皮.一錢半)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一錢半)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一錢半)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一錢三分)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一錢)【功能
2017-02-28 11 -
海蛤湯
《楊氏家藏方》卷十:海蛤湯【處方】海蛤1兩,澤瀉的功效與作用1兩,木豬苓(去皮)1兩,木通1兩,滑石1兩,桑白皮1兩,葵菜子1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水氣,肢體腫滿,元氣發動,遍身壯熱,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
-
莽草散
莽草散 《聖濟總錄》卷一二○:莽草散【處方】莽草1兩,白芷3分,細辛(去苗葉)1兩半,荊芥穗1兩半,芎藭半兩,升麻1兩。【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風牙疼。【用法用量】揩齒良久,以鹽湯漱口。【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二○《聖惠》卷二十四:莽
-
麻黃根散
麻黃根散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三:麻黃根散【別名】麻黃根散粉(《聖濟總錄》卷十三)。【處方】麻黃根6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牡蠣的功效與作用60克(燒,研粉)【制法】上藥搗細羅為散。【功能主治】治風虛汗出不止。【用法用量】用藥末
2017-02-28 40 -
麋茸丸
麋茸丸 【處方】麋角屑500克(以酥拌炒微黃)熟幹地黃90克 巴戟 黃耆(銼)牛膝(去苗)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頭)獨活 萆薢(銼)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桂心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酒浸一宿,去皺皮,炙)附子(炮裂,去皮、臍)澤瀉的功效與作用
2017-02-28 10 -
麻黃五味子湯
麻黃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湯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錄驗》:麻黃五味子湯【處方】麻黃9克(去節)五味子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克(炙)半夏的功效與作用9克(洗)乾薑3克 細辛3克 桂心6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9克(去皮、尖)【制法】上八味,切
2017-02-28 11 -
麻黃煎丸
麻黃煎丸 《聖惠》卷二十:麻黃煎丸【別名】麻黃丸【處方】麻黃5斤(去根節),白花蛇肉1斤,烏蛇肉1斤,巴豆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皮心,研如膏,與前3味同於釜內用水1石旋旋添水煮,水耗即添熱湯,候兩複時,熱水及3-4鬥已來,淨濾去麻黃並蛇,將
2017-02-28 11 -
麥門冬散
麥門冬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麥門冬散【處方】小草(去心)、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升麻(去粗皮)、犀角屑、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枳殼(去瓤.炒黃)、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大青(去根),各半兩;芒硝一兩,麥門冬(去心)三分。【炮製】
2017-02-28 28 -
莽草丸
莽草丸 【處方】莽草1兩(微炙),天麻的功效與作用1兩,川升麻1兩,烏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蟬殼1兩(微炒),細辛1兩,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蛜(蟲祁)半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芎藭1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兩(炙
2017-02-28 12 -
木香散
木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木香散【處方】丁香、木香、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去蘆.洗.焙)、肉豆蔻仁(炮)、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二十兩;附子(去皮.臍.醋的功效與作用煮.切片.焙乾)、赤石脂,各十兩;藿香葉(洗.焙)四十兩,訶子皮十五兩
-
麻子湯
麻子湯 《千金》卷二十一:麻子湯【處方】麻子5升,商陸1斤,防風的功效與作用3兩,附子1兩,赤小豆3升。【功能主治】遍身浮腫。【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先搗麻子令爛,以水3鬥煮麻子,取1鬥3升,去滓,納藥及豆,煮取4升,去滓,食豆飲汁。【
2017-02-28 51 -
芒消散
芒消散 《聖濟總錄》(人衛本)卷一五七:芒消散【處方】芒消半兩,蒲黃半兩,芎?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鬼箭羽半兩,生幹地黃(焙)1兩,桃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雙仁,炒)半兩。【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半產後惡露不盡,氣攻疼痛,血下成塊
2017-02-28 12 -
茅香散
茅香散 【處方】茅香花1分,蘆根1兩,麥門冬3分(去心),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炙微赤,銼),枇杷葉3分(拭去毛,炙微黃)。【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
-
馬兜鈴散
馬兜鈴散 《聖惠》卷四十二:馬兜鈴散【處方】馬兜鈴1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蘆頭),貝母1兩(煨微黃),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兩,杏仁的功效與作用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麻黃1兩(去根節),五味子的
2017-02-28 14 -
牛黃散
牛黃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牛黃散【處方】牛黃(研.二錢半) 龍腦(研.二錢半) 朱砂(水飛.二錢半)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另研.二錢半) 蟬蛻(二錢半) 烏蛇肉(酒浸.二兩) 幹蠍(炒.半兩) 白僵蠶(炒.半兩) 桑螵蛸(半兩) 羚羊
2017-02-28 10 -
內補黃耆散
內補黃耆散 【處方】黃耆60克(銼)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0克(銼;微炒)芎藭6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0克(炙微赤,銼)龍骨60克 槐子60克(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60克【制法】上藥搗篩為散。【功能主治】治腸
2017-02-28 27 -
內疏黃連湯
內疏黃連的功效與作用湯 【別名】黃連內疏湯(《外科心法》卷七)。【處方】黃連 芍藥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檳榔 木香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山梔子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 桔梗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30克 連翹60克【制法】上藥除檳榔、木香為細末外,餘並
2017-02-28 19 -
黃連積殼湯
【處方】川黃連的功效與作用、枳殼各等分。【功能主治】積熱便結,內熱煩躁,口苦舌幹,小便赤澀,夜臥不寧,腹中脹悶,胸前苦濁,大便不行,脈右關細數,由大腸積熱所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症因脈治》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