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豆蔻散
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肉豆蔻散【處方】蒼術(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兩),茴香(炒)、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川烏(炮.去皮.臍)、訶子皮,各二兩;乾薑(炮)、厚樸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薑炒)、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去白)、
2017-02-28 33 -
蕤仁散
蕤仁散 【處方】蕤仁23克 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23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30克(去須)柴胡的功效與作用30克(去苗)葳蕤30克 川大黃23克(銼碎,微炒)黃耆30克(銼)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炙微赤,銼)【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功能主治
2017-02-28 11 -
升麻丸
升麻丸 【處方】川升麻30克 羚羊角屑30克 茯神30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30克(去苗)梔子仁30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15克(去須)麥門冬30克(去心,焙)牛黃7,5克(細研如粉)龍腦3克(細研如粉)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炙微赤,銼)朱
-
生幹地黃散
生幹地黃散 【處方】生幹地黃1兩,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麥門冬3分(去心),葛根的功效與作用半兩(銼),石膏1兩(細研),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分(炙微赤,銼)。【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產後煩渴壯熱,不思飲食。【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
2017-02-28 10 -
芍藥湯
芍藥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芍藥湯【處方】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 幹地黃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桂心9克【制法】上四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產後虛熱頭痛,或腹中拘急痛。【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發熱者,
2017-02-28 11 -
生薑五味子湯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湯 【處方】五味子9克 生薑15克 紫菀3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6克(洗)吳茱萸3克 款冬花1.5克 細辛3克 附子9克(炮)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2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克(炙)桂心3克【制法】上十一味,切。
2017-02-28 13 -
石膏散
石膏散 《太平聖惠方》卷十:石膏散【處方】石膏60克 龍齒30克 犀角屑15克 前胡15克(去蘆頭)秦艽30克(去苗)【制法】上藥搗篩為散。【功能主治】治傷寒陽痙,通身壯熱,目眩頭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入豆豉50粒
2017-02-28 15 -
參麥茯神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麥冬、石斛的功效與作用、木瓜的功效與作用、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生穀芽、蓮子。【功能主治】濕熱證,曾開泄下奪,惡候皆平,獨神思不清,倦語不思食,溺數,唇齒幹,胃氣不輸,肺氣不布,元神大虧。【用法用量】《濕溫時疫治療
-
換骨丸
【處方】苦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半,浮萍1兩半,大黃1兩2錢,槐花1兩2錢,白芷1兩2錢,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兩2錢,蒼術1兩,乳香3錢,沒藥3錢,沉香3錢,木香3錢,麝香的功效與作用5分。【制法】上為末,用麻黃5斤煎膏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
2017-02-28 17 -
虎脛骨丸
方出《醫學正傳》卷四,名見《景嶽全書》卷五十七:虎脛骨丸【處方】蒼術(米泔浸1-2宿)4兩,黃柏(酒浸曬乾)4兩,牛膝(去蘆)2兩,龜版(酥炙)1兩,虎脛骨(酥炙)1兩,防己1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尾2兩(一方加炮附子5錢)。【制法】上為細
2017-02-28 16 -
紅霞散
【處方】天漿子(20個)1錢半,僵蠶半兩,全蠍3錢,麝香的功效與作用1字,朱砂1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潮作涎盛,進退不定。【用法用量】2歲1字,日3服,煎麻黃湯調下。汗出是效。【摘錄】《普濟方》卷三七的功效與作用
-
喉症含化丸
【處方】膽礬2錢,牙皂1錢,月石2錢,明礬1錢,海浮石3錢,杏仁的功效與作用3錢,朴消1錢,蔞仁3錢,郁金2錢,雄黃1錢,烏梅的功效與作用1錢,僵蠶2錢。【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的功效與作用大。【功能主治】風痰裹塞,喉中痰鳴氣粗。
-
寒水石煮散
【處方】寒水石8兩,石膏8兩,滑石8兩,白石脂8兩,龍骨8兩,桂心3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3兩,牡蠣的功效與作用3兩(熬),赤石脂4兩,乾薑4兩,大黃4兩,犀角1兩(屑)。【制法】上搗,以馬尾羅篩之,將皮囊盛之。急系頭,掛著高涼處。【
2017-02-28 12 -
黃藥末
【處方】川烏3斤(炮),草烏3斤(醋的功效與作用煮),楓香(別研)3斤,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去蘆,酒浸1宿,陰乾),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半兩,川獨活2斤(去蘆),川芎的功效與作用2斤(湯泡7次),細辛2斤(去苗,淨洗),香白芷2斤,山桂2斤(
-
黃香散
【處方】硫黃5錢,川椒5錢。【制法】上為末,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蔥頭各5錢,和生豬板油搗融,用布包好。【功能主治】疥瘡。【用法用量】烘熱,時時擦之,其效甚速。【摘錄】《驗方新編》卷十一
2017-02-28 12 -
還元水
【處方】童便。【功能主治】咳血、吐血,及產後血運,陰虛久嗽,火蒸如燎。【用法用量】取11-12歲無病童子,不茹葷辛,清澈如水者,去頭尾。熱飲,冬則用湯溫之,或加藕汁、阿膠的功效與作用和服。有痰,加薑汁。【各家論述】此手太陰、足少陰藥也。童
-
黃耆五兩湯
【別名】黃耆建中湯、黃耆建中散【處方】黃耆5兩,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3兩,桂3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黃汗。【用法用量】黃耆建中湯(《易簡》)、黃耆建中散(《濟陰綱目》卷十三)。【摘錄】《雞峰》卷十九
2017-02-28 17 -
黃耆柏子仁散
【處方】柏子仁4兩(別研),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3兩(酒浸,去皺皮),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3兩,車前子1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兩(去蘆),茯苓的功效與作用2兩(白者,去皮),山藥的功效與作用2兩,萆薢2兩,黃耆(蜜炙)2兩。【制法】上為
-
海桐皮酒
《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風科集驗方》:海桐皮酒【處方】海桐皮2兩,牛膝(酒浸)2兩,枳殼(麩炒,去瓤)2兩,杜仲的功效與作用(去皮絲,銼,炒)2兩,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2兩,獨活(去蘆)2兩,五加皮2兩,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2兩半,
2017-02-28 12 -
化息散
【處方】雄黃5分,枯礬5分,苦丁香3錢(鮮的取汁)(一方加輕粉、細辛,犬膽調)。【功能主治】鼻息、鼻痔。【用法用量】上為末。調稀,搽在患處。【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五
2017-02-2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