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食平胃丸
【處方】厚樸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姜汁塗炙令香)2兩半,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1兩半,蒼術(米泔水浸2日,刮去皮)4兩,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去白)2兩半,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加減麻杏石甘湯
【處方】淨麻黃1.2克 熟石膏12克 象貝母9克 鮮竹葉30張 光杏仁的功效與作用9克 射干2.4克 炙僵蠶9克 白萊菔汁30毫升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8克 連翹殼6克 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3克 京玄參4.5克【功能主治】治痧麻不透,憎寒
2017-02-28 27 -
加減桂枝湯
《症因脈治》卷一:加減桂枝湯【處方】桂枝、麻黃、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半夏的功效與作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功能主治】外感風寒痰垂。身熱神昏,聲如齁睡,喘急不寧,語言不便,脈浮緊。【摘錄】《症因脈治》卷一《揣摩有得集》:加減
2017-02-28 10 -
荊防解毒散
【處方】荊芥、薄荷的功效與作用、連翹、人中黃、燈芯、防風的功效與作用、桑葉的功效與作用、牛蒡、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大青、銀花、蘆根。【功能主治】痧出突沒,風寒外襲,邪穢所觸,輕則煩燥譫語,重則神昏狂亂。【用法用量】內服。外用胡荽酒熏洗。【摘
-
解渴百杯丸
【處方】木瓜的功效與作用10枚(爛蒸去皮,細研),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去核)1斤,甘草的功效與作用7兩半(炙),幹葛2兩,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半兩,余甘子半兩,紫蘇葉半兩,百藥煎1兩(研),白鹽10兩(炒)。【制法】上為細末,同研勻,將木瓜搜和
-
加味溫膽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加味溫膽湯【處方】枳實(麩炒)、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泡)、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橘紅、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各一錢半。竹茹、香柎、麥門冬、柴胡的功效與作用、桔梗,各一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半錢)。【功能主治】治心
2017-02-28 47 -
天竺黃丸
天竺黃丸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天竺黃丸【處方】天竺黃(一兩) 朱砂(研.水飛過.一兩) 子芩(一兩) 犀角屑(半兩) 石膏(二兩.研.水飛過)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半兩) 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三分)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三分) 苦參的
-
解邪湯
【處方】桂枝3分,茯苓的功效與作用5錢,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錢,生地5錢,白術3錢,陳皮的功效與作用3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錢,麥冬5錢。【功能主治】冬月傷寒,邪欲返於太陽而不能返,身熱6日,而汗不解,仍有太陽之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2017-02-28 12 -
調肝細辛散
調肝細辛散 【別名】細辛散【處方】細辛1兩,蕤仁2兩(湯浸,去赤皮),柏子仁2兩(微炒),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兩(炙.微赤,銼),羊子肝2具(細切,炙幹)。【制法】上為細散。【功能主治】肝氣虛乏,視物(目巟)(目巟)、欲成青盲、面目青、眼中
2017-02-28 11 -
葶藶散
葶藶散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九:葶藶散【處方】甜葶藶30克(隔紙炒令紫色)枳殼15克(麩炒微黃,去瓤)桑根白皮45克(銼)當歸的功效與作用22克(銼,微炒)大腹皮30克(銼)木香15克 紫蘇莖30克 陳橘皮30克(湯浸,去白、瓤,焙)郁李
-
溫脾散
溫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溫脾散【處方】訶黎勒皮(炮)、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各三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一分,白術、木香、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藿香(去梗)、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去白)、黃蓍、桔梗,各半兩。【炮製】上件搗,羅為散
2017-02-28 29 -
文武膏
文武膏 【別名】桑椹膏(《外科理例》卷三)。【處方】文武實15千克(裡熟者)【制法】上以布袋取汁,銀石器中熬成薄膏。【功能主治】治瘰鬁。【用法用量】白開水點服1匙,日三服。【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
2017-02-28 60 -
葳蕤散
葳蕤散 【處方】葳蕤 秦皮(銼)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去蘆頭)梔子仁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微赤,銼)各30克 黃連45克(去須)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45克【制法】上藥搗篩為散。【功能主治】治眼赤濕癢急。【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
-
吳茱萸散
吳茱萸散 《太平聖惠方》卷四:吳茱萸散【處方】吳茱萸7.5克(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厚樸的功效與作用15克(去粗皮,塗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炙令香熟)芎藭30克 乾薑15克(炮裂,銼)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炙微赤,銼)附子22.5克(炮裂
2017-02-28 13 -
五參散
五參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五參散【處方】人參、玄參、丹參、沙參、苦參的功效與作用,各一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一兩半。【炮製】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風不仁,皮膚帬麻,繞腰遍身似蛇皮,黑癮旋生旋沒,通身帬麻。【用法用量】每服二
2017-02-28 25 -
溫膈散
溫膈散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7.5克(去蘆頭)訶黎勒15克(煨,用皮)丁香7.5克 草豆蔻7.5克(去皮)甘草的功效與作用7.5克(炙微赤,銼)陳橘皮7.5克(湯浸,去白、瓤,焙)【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功能主治】治小兒胸中有寒,氣
-
烏梅散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烏梅散【處方】烏梅肉(微炒)半兩,白茯苓、幹木瓜的功效與作用,各一兩。【炮製】上搗羅為粗散。【功能主治】治小兒下痢後,津液減少,臟腑虛燥,煩渴引飲,及治諸病煩渴,引飲無度。【用法用量】三歲兒每
2017-02-28 32 -
經驗洗眼散
【處方】大黃、山梔子、防風的功效與作用、薄荷的功效與作用、川、芎、羌活、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等分。【功能主治】時眼、熱淚。【用法用量】用水煎,熏洗。【摘錄】《銀海精微》卷下
-
加吊蔯散
【處方】加吊蔯葉(烘乾,加黃酒的功效與作用少許炒焙)62g,煆牡蠣的功效與作用31g,白疔散15g,氧化鋅9g。【制法】上為細末,調勻即成,或以清油、花生的功效與作用油製成油膏。【功能主治】急性濕疹。【用法用量】加吊蔯為大戟科植物石岩楓,
-
堅骨壯筋膏
【處方】骨碎補3兩,川續斷3兩,馬錢子的功效與作用2兩,白及2兩,硼砂2兩,生草烏2兩,生川烏2兩,牛膝2兩,蘇木2兩,杜仲的功效與作用2兩,伸筋草2兩,透骨草2兩,羌活1兩,獨活1兩,麻黃1兩,五加皮1兩,皂角的功效與作用核1兩,紅花的
2017-02-28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