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物香薷湯
【處方】香薷(四錢) 白扁豆(一錢半)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薑制.一錢半)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二錢)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一錢)【功能主治】驅暑和中,通用。【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2017-02-18 14 -
五奇湯
【處方】訶子2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面裹煨香熟,去核、面不用)肉豆蔻2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面裹煨香熟,去面不用)草豆蔻2枚(一枚生用,一枚面裹煨,去面不用)木香1塊(如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大)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釐米(如指面大,炮令赤
-
五子丸
【處方】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酒蒸)家韭子(炒)益智子仁 茴香(炒)蛇床子(去皮,炒)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便頻數,時有白濁。【用法用量】每服70丸,糯米飲或鹽湯送下。【摘錄】《永類鈐方》卷十三引《澹
2017-02-18 31 -
萎蕤飲
【處方】萎蕤(三兩) 羚羊角(鎊.二兩)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二兩)【炮製】上搗篩。【功能主治】治勞風,項強急痛,四肢煩熱。【用法用量】每服半兩,入豆豉一二合,蔥白一握,以水五盞,煎取二盞,去滓,分溫空腹二服。【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
完肌散
《外科精義》卷下:完肌散【處方】密陀僧 桑白皮(新者)龍骨各120克 陳石灰60克 黃丹15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3克(另研)【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刀斧傷。【用法用量】幹摻患處。【摘錄】《外科精義》卷下《玉機微義》卷十五:完肌散【
-
五加減正氣散
【處方】藿香梗6克 廣皮5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塊9克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6克 大腹皮5克 穀芽3克 蒼術6克【功能主治】治穢濕著裡,脘悶便泄。【用法用量】水1升,煎煮至400毫升,日再服。【摘錄】《溫病條辨》卷二
2017-02-18 48 -
五味子散
《太平聖惠方》卷六:五味子散【處方】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30克 白石英30克(細研)鐘乳粉30克 桂心30克 桑根白皮30克(銼)紫菀22克(去苗土)紫蘇子30克(微炒)麥門冬30克(去心)陳橘皮45克(湯浸,去白,焙)杏仁的功效與作用30
2017-02-18 26 -
五瀉湯
【處方】黃柏 知母 木通 梔子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黑參 桔梗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治五臟虛火妄動,瞳人幹缺。【用法用量】每服18~21克,水煎,食後服。熱甚,加羚羊角、犀角、
2017-02-18 14 -
溫肝湯
《會約醫鏡》卷四:溫肝湯【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 烏藥各4.5克 木香1.5克 小茴1.8克(炒)吳茱萸4.5克(開水泡一次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2.1克【功能主治】
-
溫白丸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溫白丸【處方】紫菀22克 吳茱萸22克 菖蒲15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15克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15克(炙)桔梗15克 皂角的功效與作用22克(去皮、籽,炙)烏頭75克(熬)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5克 桂心15克 乾薑
2017-02-18 42 -
烏犀圓
【處方】白術(米泔浸一宿.切.焙乾.微炒)、白芷、乾薑(炮)、枳殼(去瓤.麩炒)、天竺黃(細研)、虎骨(酒醋的功效與作用塗.炙令黃)、厚樸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姜汁塗.炙令熟)、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米泔浸一宿.煮過.切.焙)、
2017-02-18 35 -
萬全丸
【處方】赤石脂 乾薑各30克 胡椒1.5克【制法】上藥為末,醋的功效與作用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大腸寒滑,泄瀉不禁,小便精出,諸熱藥未效者。【用法用量】每服5~7丸,米飲送下。【摘錄】《醫學入門》卷七
2017-02-18 15 -
小理中湯
【處方】蒼術(米泔浸.焙)五兩,生薑的功效與作用五斤,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生用)十兩,鹽(炒)十五兩。【炮製】上碎同碾,淹一宿,焙乾,碾為細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沖,胸脅逆滿,飲酒過度,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脹,隔塞不通,飲
2017-02-18 11 -
逍遙五黃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洗)1.5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酒洗)3克 白術(土炒)3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3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酒炒)2.4克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0.6克 生地(薑炒)3克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酒炒)3克 黃連的功
2017-02-18 21 -
玄參丸
【處方】玄參 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30克【制法】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滋陰降火。治陰虛火旺,口舌生瘡,延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以綿裹一丸,含化咽津。【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一八
2017-02-18 10 -
旋複花丸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一:旋複花丸【處方】旋複花60克 皂莢2~3挺(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去子)草豆蔻30克(去皮)杏仁的功效與作用3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枳殼15克(麩炒微黃,去瓤)【制法】上藥
-
選奇湯
【處方】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夏月生用)羌活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 酒黃芩的功效與作用3克(冬月不用。如能食是熱痛,倍加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治風熱上犯,眉棱骨痛不可忍,或頭目眩暈。【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
2017-02-18 44 -
先天歸一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4克 白術30克(麩炒)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3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2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30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6克 生地(酒洗)30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24克 砂仁21克(炒)香附的功效與作用21克
2017-02-18 21 -
瀉熱梔子煎
【處方】梔子21枚,甘竹茹1兩(熬),香豉6合(熬,綿裹),大青2兩,橘皮(去脈)2兩,赤蜜3合。【制法】上細切。【功能主治】膽腑實熱,精神不守。【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1升7合,去滓,下蜜,更微火上煎3-2沸,分2次服。【摘錄】《外台
2017-02-18 11 -
仙靈脾散
【處方】仙靈脾、天雄(炮裂.去皮臍)、石斛的功效與作用(去根.挫)、天麻的功效與作用、牛膝(去苗)、麻黃(去根節),各一兩。川芎的功效與作用、五加皮、萆薢、丹參、桂心、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防風的功效與作用、羌活,各三分。虎脛骨(酥炙)、檳榔
2017-02-1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