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胡索散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延胡索散【處方】延胡索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切,焙)蒲黃(炒)芎藭 生幹地黃(焙)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 澤蘭 蓬莪術(煨,銼)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桂(去粗皮)滑石各30克 地榆(醋的功效與作用炒,焙)15克【制法】上十二味
2017-02-18 38 -
銀翹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
【處方】銀花30克 連翹30克 桔梗18克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18克 竹葉12克 牛蒡子18克 荊芥12克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細生地12克 大青葉9克 丹皮9克 玄參30克【制法】上杵為散。【功能主治】清涼解肌,芳香透絡。治太陰溫病
2017-02-18 52 -
益智和中湯
【處方】肉桂的功效與作用0.3克 桂枝1.2克 牡丹皮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身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黃耆 升麻各3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4.5克 乾薑少許【制
2017-02-18 13 -
圓明內障升麻湯
【別名】沖和養胃湯(《東垣試效方》卷五)。【處方】乾薑3克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6克 白葆苓9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18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21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身(酒洗)白術
2017-02-18 11 -
玉竹飲子
【處方】萎蕤(一名玉竹)9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 桔梗3克 橘皮3克 紫菀6克 川貝母(去心,研)9克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同橘皮蜜煎)12克【功能主治】治痰水痰涎湧盛,咳逆喘滿。【用法用量】上八味,長流水煎,入熟白
2017-02-18 17 -
萸連丸
【處方】吳茱萸(揀淨)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並蘆,銼骰子大)各等分【制法】上合一處,好酒浸透,各自揀焙,或曬乾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用法用量】每服30丸。赤痢,黃連丸,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湯下;白痢,茱萸丸,乾薑湯下
2017-02-18 33 -
胰楞丸
【處方】瓦楞子 海石各30克(二味先洗淨烘燥,用芒消15克同煮半日,醋的功效與作用煆)紅麴 酒麴各21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曲15克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10個(洗,炙)延胡索15克 豬胰3個(蒸,搗)【制法】上藥研末,熬糯米濃汁杵勻為丸,如
-
一志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6克 茯神6克 白術4.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1.5克 黃耆6克 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4.5克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1.5克 柏子仁6克 廣皮3克 木香1.5克 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2杖 薑3片【功能主治】治思
-
引氣歸血湯
【處方】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炒)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洗)白術9克(土炒)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 黑芥穗9克 丹皮9克 薑炭L5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炒)麥冬9克(去心)郁金3克(酣炒)【功能主治】疏肝解鬱,養血健脾。治
2017-02-18 29 -
陰紅湯
【處方】鹿角膠 產婦油發(燒)各3克 沒藥9克【功能主治】活血行瘀。治婦人傷損,瘀血不散,腹部膨脹,大小便不通,心中悶亂。【用法用量】用酒200毫升煎服。【摘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2017-02-18 22 -
養胃理氣湯
【處方】炒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5克,烏梅的功效與作用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蘇子10克,蘇梗10克。【功能主治】理氣,養陰。主氣滯陰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3個月為1療程間休息3-7天。【摘錄】張
2017-02-18 14 -
益氣聰明湯
【處方】黃耆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升麻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 蔓荊子4.5克 芍藥3克 黃柏3克(酒制,銼,炒黃)【功能主治】益氣升陽,聰耳明目。治脾胃氣虛,致患內障,目糊,視物昏花,神水變淡綠色,次成歧視(複視
2017-02-18 474 -
玉女煎
【處方】生石膏9~15克 熟地9~15克或30克 麥冬6克 知母 牛膝各4.5克【功能主治】清胃滋陰。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現用於急性口腔炎、舌炎,三叉神經痛等屬於胃熱陰虧者。【用法用量】
2017-02-18 43 -
乙肝解毒湯
【處方】方1:黃芪的功效與作用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露蜂房15克,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15克,仙鶴草15克,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15克,仙靈脾15克,鹿銜草15克,柴胡的功效與作用12克,郁金12克,當歸的功效與作
-
益智粥
【處方】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30~50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0~50克 大米30~50克【制法】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乾後,一併放入碾槽內研為細末;將大米淘淨後煮成稀薄粥,待粥將熟時,每次調入藥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湯調藥粉3~5克
-
牙疼飲
【處方】石膏12克(研)升麻4,5克 大生地15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穗 前胡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生)【功能主治】治風火齒痛。【用法用量】水煎,食後熱服,避風。如牙腫,加金銀花的功效與作
2017-02-18 16 -
益血丹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浸,焙)熟地黃各等分【制法】上藥為末,煉蜜丸,彈子大。【功能主治】養血潤腸。治平素血虛,大便燥結。【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細嚼,酒送下。【摘錄】《醫學綱目》卷二十三引海藏
2017-02-18 11 -
茵陳五苓散
【處方】茵陳的功效與作用蒿末30克 五苓散15克【制法】上二味,和勻。【功能主治】治濕熱黃疸,濕重於熱,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時用米飲送服,一日三次。【摘錄】《金匱要略》卷中
2017-02-18 79 -
一陰煎
【處方】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芍藥 麥門冬 丹參各6克 熟地9克 牛膝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功能主治】養陰清熱。治陰虛發熱,吐血、衄血;或瘧疾、傷寒屢汗之後,取汗既多,陰虧津傷,煩渴不止,潮熱不退,脈虛者。【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服。
2017-02-18 24 -
咬頭膏
【處方】制乳香 制沒藥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木鱉粉(生)蓖麻仁 銅綠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另以巴豆的功效與作用不去油,加倍,同藥末搗成膏,再加白砒0.3克,搗勻。【功能主治】治癰癤膿熟不潰。【用法用量】臨用取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1粒,放患頂
2017-02-1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