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瀝滌痰湯
【處方】栝樓仁12克 生桑皮 川方貝 光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 旋複花6克 飛滑石18克 石決明24克 天竺黃4.5克 淡竹瀝100毫升 薑汁2滴(同沖)【功能主治】蠲痰降火。治痰隨火升,上壅胸膈,發為哮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
2017-02-18 21 -
朱砂涼膈丸
《內外傷辨》卷中:朱砂涼膈丸【處方】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山梔子各30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朱砂9克(別研)腦子1.5克(別研)【制法】上為細末,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功能主治】治上焦虛熱,肺脘咽膈
2017-02-18 30 -
豬蹄湯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豬蹄湯【處方】豬蹄一隻,通草五兩。【功能主治】治奶婦氣少血衰,脈澀不行,絕無乳汁。【用法用量】上將豬蹄淨洗,依食法事冶,次用水一鬥,同通草浸煮,得四、五升,取汁飲。如乳不下,再服之為妙。【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
2017-02-18 36 -
知母茯苓湯
【處方】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30克 知母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洗四次)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白術 款冬花 桔梗 麥門冬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9克
2017-02-18 22 -
紫草快斑湯
【處方】紫草 芍藥各3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 木通1.8克 蟬蛻7枚【功能主治】涼血透斑。治痘色不紅活,不能起發者。【用法用量】水煎,熱服,一日二次。【摘錄】《張氏醫通》卷十五
2017-02-18 26 -
滋陰湯
《會約醫鏡》卷九:滋陰湯【處方】熟地6克 淮山的功效與作用藥4.5克 麥冬(去心,微炒)2.4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洗,去尾)3.9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酒炒)3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1.8克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蛤粉炒)3克 茯苓的
-
澤瀉丸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澤瀉丸【處方】澤瀉的功效與作用30克 麥門冬60克(去心,焙)車前手15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23克(去須)牡蠣的功效與作用30克(燒為粉)桑螵蛸15克(微炒)雞膍胵30克(微炒)金箔50片(研入)【制法】上藥搗羅為
2017-02-18 32 -
皂刺大黃湯
【處方】皂刺 生川大黃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小兒髒毒便血初起,肛門腫痛者。【用法用量】用水、酒煎服。量小兒年歲大小,體質虛實,增減用量。【摘錄】《醫宗金鑒》卷五十五
2017-02-18 16 -
治中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炒)、乾薑(炮)、白術、青皮(炒)、陳皮的功效與作用(洗.去白),各一兩。【炮製】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飲食減少,短氣虛羸而複嘔逆,霍亂吐瀉,胸痹心痛,逆氣短氣,中滿虛痞,膈塞不通,
-
紫菀膏
【處方】枇杷葉 木通 款冬花 紫菀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桑白皮各等分 大黃減半【制法】上藥為末,蜜丸如櫻桃的功效與作用大。【功能主治】治肺熱久嗽,身如火炙,肌肉消瘦,將成肺癆者。【用法用量】食後、夜臥時各含化1丸。【備註】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
-
竹茹紫菀湯
【處方】紫菀 天冬各30克 桔梗1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桑皮各7.5克【制法】上藥為散。【功能主治】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動不安。【用法用量】每服15克,竹茹1塊,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溫服。【摘錄】《赤水玄珠》卷七
2017-02-18 15 -
紫草飲子
【處方】紫草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枳殼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 木通 穿山甲(土拌炒)蟬蛻各等分【功能主治】益氣活血,解肌透疹。治痘瘡倒陷,腹脹,大小便秘。【用法用量】上藥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作三四次溫服。【摘錄】《景嶽全書》卷六十三
-
紫菀茸湯
《重訂嚴氏濟生方》:紫菀茸湯【別名】紫菀湯(《赤水玄珠》卷七)。【處方】紫菀茸(洗)經霜桑葉的功效與作用 款冬花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蒸,焙)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阿膠的功效與作用(蛤粉炒)貝母(去心)蒲黃(炒)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泡
-
至聖一醉膏
【處方】天麻的功效與作用(一分) 沒藥(半兩) 黃明滴乳香(半兩) 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 安息香(一分) 麻黃(去根節.四兩) 片腦(少許)【炮製】上件七味,一處搗為細末。【功能主治】治癱緩風。【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錢,用法酒一升,於
-
豬苓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豬苓湯【處方】豬苓、茯苓的功效與作用、阿膠的功效與作用、澤瀉的功效與作用、滑石,各二錢半。【功能主治】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或下利,咳而嘔,心煩不眠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食遠
2017-02-18 58 -
左金湯
【處方】川連(或生,或炒,隨酌)吳茱萸(湯泡)制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枳殼 竹茹【功能主治】治霍亂吐瀉轉筋,手足寒,心煩熱渴。【用法用量】加藿香,水煎服。【摘錄】《隨息居霍亂論》卷下
2017-02-18 21 -
樟腦丹
【處方】樟腦9克 雄黃9克(為末)【功能主治】治瘰鬁潰爛,牽至胸前兩腋,塊如芥子大,或牽至兩肩上,四五年不能愈者。【用法用量】先用荊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湯溫洗。良久看爛破處紫黑,以針一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後用樟腦、雄黃末,麻油調,掃上水
2017-02-18 11 -
坐骨神經Ⅰ號方加味
【拼音名】zuogushenjing1haofangjiawei【處方】川牛膝60-120克,黃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0-12克,木瓜的功效與作用12-18克,細辛4-6克,蒼術10-15克,獨活10-15克
-
蟅蟲散
【處方】蟅蟲30枚(微炒)虻蟲10枚(去翅、足,微炒)水蛭的功效與作用10枚(微炒)桂心15克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功能主治】治跌打損傷,腹內有瘀血者
2017-02-18 23 -
枳實木香丸
【處方】枳實(去瓤,麩炒)60克 木香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海藻(洗去鹹,焙)葶藶(紙上炒令紫色)各30克 芍藥(銼)丁香各22克【制法】上八味,搗羅為末,煮棗的功效與作用肉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肺積息賁氣
2017-02-1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