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常見的癲癇發作有哪些病因
所謂新生兒癲癇是指發生在出生後28天以內的癲癇,其發生率為1.5%~3%,在出生後前3天是發病第一高峰,第4~14 天是第二高峰,新生兒癲癇病的早期症狀為肢體突然抖動或出現特殊姿勢、身體僵硬、呼吸暫停、雙眼上翻和口角抽動等。引起新生兒癲
-
體內激素水準異常與癲癇發生密切相關
癲癇放電或抗癲癇藥可不同程度影響癲癇患者激素水準。癇樣放電可直接影響下丘腦-垂體軸,影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尤以性激素和皮質激素明顯。抗癲癇藥可能直接影響或通過神經遞質間接影響丘腦-垂體軸,或通過影響激素的代謝,改變激素的結合蛋白水準以及
-
癲癇的促發因素有哪些
癲癇病的促發因素有以下幾類: (1)性別因素:癲癇的患病率一般情況男女性別無明顯差異,但某些發作類型可能有或多或少差異。 (2)年齡因素:年齡對癲癇的發病率、發作類型、病因和預後都有影響。 (3)覺醒、睡眠週期因素:覺醒、睡眠週期
-
蛛網膜下腔出血可引起癲癇發作
蛛網膜下腔出血後最常見的併發症即為癲癇病,可發生於急性期與緩解期,發作類型很多,其中以全身性大發作多見,也有單純運動性發作。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癲癇的原因為出血後的繼發性腦損害。不同年齡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都可引起癲癇發作,以老年人多見,
-
癲癇大發作時病人會有哪些表現?
癲癇常見的表現有大發作、小發作和局限性發作。 大發作是最典型而常見的發作。患者發病較突然,不能顧及場合與危險,意識馬上喪失;或大叫一聲,然後倒地,張口、瞪眼、眼球向上翻,閉住呼吸,面部漲紅,全身發挺,頭向後仰。此時,病人先是全身抖動,
-
癲癇小發作時病人會有哪些表現?
癲癇小發作的表現多種多樣。如發作時病人突然發愣,瞬間即過,有時自己都未能察覺,別人也可能未發覺。如正在說話時突然停頓一下,吃飯時突然停下來、手中拿的東西突然跌落等,持續時間可能只有幾秒鐘。 還有一種發作在醫學上稱點頭痙攣,表現為患者突
-
癲癇強直性發作以異常姿勢為主要症狀
癲癇強直性發作常出現在睡眠中而易被忽視,故人們應對其相關症狀有一定的瞭解。 1.異常姿勢:全身肌肉出現緩慢的持續性收縮,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現。如頸面部肌肉收縮可引起頸部屈曲或後仰、眼瞼上提及眼球上翻;上肢近端肌群(如斜方肌、三角肌等)受
-
癲癇精神運動性發作以自動症為主要症狀
癲癇精神運動性發作又稱複雜部分性發作,瞭解其相關症狀以便於儘早發現本病。 1.自動症:發作過程中,患者常機械性地做出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無意識動作;行為自動症表現為重複一些簡單而不協調的動作,如撫摸衣服、解扣子、手在空中畫圈、穿衣、整理
2013-03-19 31 -
精神異常為癲癇大發作的先兆症狀之一
癲癇大發作又稱為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常伴有一些明顯的先兆症狀。 1.精神異常:多為大發作先兆症狀的首發表現,以煩躁不安及恐懼多見。患兒心情異常煩躁時,會極易發脾氣或與家人吵架,並伴有打人、咬人、撕東西及砸東西的異常行為,且完全不聽他
-
癲癇大發作以全身抽搐為主要症狀
癲癇大發作又稱為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有著較明顯及特徵性的臨床症狀 1.強直期:發作時,患者突發意識喪失而倒地。全身肌肉出現持續性強直收縮,可表現為頭後仰、上肢呈內收及前旋樣屈曲、下肢強直伸直、軀幹先屈曲後反張;因膈肌、肋間肌及喉肌出
2013-03-21 11 -
癲癇變異性小發作的不同類型的症狀
癲癇變異性小發作有不同的發作形式,故其臨床症狀會有所不同。 1.強直性發作:發作時,肢體某部位肌肉突然出現短暫的強直收縮,表現為軀幹前屈、頭前傾、上肢呈內收及前旋樣強直屈曲等,可使患者處於某一固定姿勢而無法動彈;持續時間較短,一般不超
2013-03-22 33 -
腹型癲癇以突發腹部絞痛為主要症狀
腹型癲癇以兒童多發,瞭解相關症狀便於儘早發現異常。 1.胃腸道症狀:常為本病的首發症狀,以突發性腹痛為主要表現,多位於臍周及上腹部,有時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腹側面。疼痛劇烈難忍,為絞痛或刀割樣痛,持續時間由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噁心、嘔吐、
-
頂葉癲癇發作以感覺異常為主要症狀
頂葉出現異常放電時,會誘發癲癇發作,進而引起一系列症狀。 1.感覺異常:本病最常見症狀之一,可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舌部受累,可引起舌體不自主蠕動、舌發僵或局部發涼;面部感覺現象可出現在兩側,如觸電感或針刺感;腹腔受累,可出現腹部下沉感或
2013-03-28 35 -
癲癇的不同發作類型伴隨不同症狀
腦部異常放電的部位不同,就會引起不同癲癇發作類型,便可伴隨不同臨床症狀。 1.額葉癲癇:發作時,患者頭頸及軀幹會突然扭向一側,並伴有奇異怪聲(如羊羔聲);病變僅局限于肢體時,患者突然上舉一側上肢,如擊劍姿勢。 2.頂葉癲癇:以患側面
-
癲癇發作應在60分鐘內完成處理
癲癇發作時患者十分痛苦,發作時需要採取相應的緊急措施,如果抽搐持續存在應該在60分鐘內完成以下處理方法: 藥物控制 苯妥英緩慢靜脈注射,5-10mg/kg溶於5%葡萄糖20-40ml中,注射速度50mg/分鐘,1/3的患者可在靜注開
-
間腦癲癇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主要症狀
間腦癲癇發作可累及人體各個系統,故其臨床症狀較為複雜。 1.消化系統:常為本病的首發症狀,以唾液分泌過多、陣發性腹痛、腹瀉為主要表現,並伴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噯氣、胃腸道不適,一般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嚴重者腹痛劇烈難忍,並伴有腸
-
精神異常為癲癇發作先兆症狀之一
瞭解癲癇發作的先兆症狀,便於採取相關措施而減少不必要傷害。 1.精神異常:如煩躁不安、精神恍惚、易激惹等,並伴有打人、咬人、毀物等暴力行為,但患者完全不聽他人勸說;年齡較大的患者會訴說內心有燥熱感,並常因小事與他人爭吵;部分患者會出現
-
癲癇病人在發作時應注意觀察什麼
癲癇病人在發作時往往意識不清楚,發作後不能描述發作的情況,在小兒時期更是這樣。癲癇發作的情況是診斷癲癇的重要依據,而且是選擇藥品的重要根據。醫師在看病時又不一定能觀察到發作,全靠家長或病兒周圍人的描述。所以親屬更要詳細瞭解癲癇的症狀表現
-
癲癇持續狀態全身性表現有哪些
癲癇持續狀態是指指1次癲癇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或連續多次發作,任何類型癲癇均可出現癲癇持續狀態,癲癇持續狀態可使大腦耗糖和耗氧量急劇增加,導致不可逆腦及其他系統損害,其全身性表現如下。 1.全身性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 全身性驚厥性癲癇
-
癲癇持續狀態的局部表現有哪些
癲癇持續狀態除了有全身的表現之外,在軀體的一些其他部位也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簡單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主要有簡單部分性運動性發作狀態,表現為身體一部分持續不停的抽搐,達數小時或數天,但無意識障礙。可發展為繼發性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