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滑鼠不當帶來的危害
"滑鼠手"是電腦族極易患上的一種病症,類似于平時我們常說的"縮窄性腱鞘炎", 但其累及的關節比腱鞘炎要多。表現為手指和腕關節疲憊麻木,有的關節在活動時還會發出輕微的響聲。
除了這些症狀外,由"滑鼠手"引起的以手腕酸痛、肩膀發木、手指關節不靈活為表現的頸肩腕綜合征也是典型的電腦病之一。這些其實都與操作電腦時,滑鼠位置放得不正確有很大關係。首先,如果滑鼠放得太高,握滑鼠的手臂就會懸空,肩部肌肉和手臂斜方肌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很容易出現肩膀發木、手腕酸疼等情況。同時也會使手腕壓力增高,使手腕受傷。另外,滑鼠也不能距離身體太遠,否則容易使上臂和肩一同前傾,這樣就增加了頸、肩、腰的壓力,長此以往會對這三個部位造成很大損傷,甚至可能導致骨質增生。
那麼如何擺放滑鼠才能有效預防"滑鼠手"引發的這些危害呢?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擺放滑鼠時,應放在一個略低的位置,一般上臂和前身夾角應保持在45度以下。這個位置相當於坐姿情況下,上臂與地面垂直時肘部的高度。如果調解滑鼠位置很困難,可以把鍵盤和滑鼠都放在桌面上,然後升高轉椅高度。這樣一來桌面相對降低,也就縮短了身體和桌面之間的距離。
另外,上班族坐在電腦前工作時,頸部應該稍向前傾,肩部往後,胸骨可稍微彎曲成“C”字狀,但這個幅度不宜過大。
如果你不幸已經患有"滑鼠手"症狀,可以在工作時做一些緩解的動作。
1.若是對滑鼠的操作要求不高,可以使用有彈性的滑鼠墊或帶腕墊的滑鼠墊,不僅佩戴舒適,操作靈活,還能有效緩解手腕根部的壓迫。
2.一定要保持舒展的坐姿,不要將整個手臂的重量都集中壓迫在手掌上。如果右手使用滑鼠,要把滑鼠放置在更靠身體外側的位置,不要放在身體正面使用。
3.避免4小時以上連續使用滑鼠。如果工作量比較大,4小時完不成,這時應放下滑鼠,稍微休息一下,起身活動肢體,做一做握拳、捏指等放鬆手指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