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春季養生飲食小常識 飲食7原則吃出健康

隨著天氣的炎熱,春天漸漸走到了尾聲,而夏天即將臨近,在這天氣變化無常的春天,身體健康還是最重要的,所以,春季如何飲食與養生就成了關鍵,那麼我們該如何飲食呢?接下來小編就告訴你們春季養生飲食的7個原則。

春季怎麼吃才能不“上火”呢?

首先要保持科學的生活規律,按時作息、避免熬夜,定時定量進餐,不為趕時間放棄一頓,也不為一席佳餚而暴飲暴食。平時注意多飲白開水,或者喝些檸檬水。春季是生髮的季節,肝陽偏旺,易出現急躁易怒的情緒,要注意調整心態,做到心平氣和,生活規律是最好的“滅火劑”。

飲食調養也非常重要,春季注意多吃“清火”食物,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柳丁、綠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少吃酸味,不宜吃過膩過酸、煎炸食品以及辣椒、羊肉、海蝦、肥肉等,多吃甘淡性溫微辛的食物,以養肝健脾和胃,抵禦外邪對人體的侵襲。特別要注意禁忌大辛大熱及海腥類食物,以免“火”上澆油。胡蘿蔔對補充人體的維生素、避免口唇乾裂有很好的療效。

苦味食物是“火”的天敵

最佳的清熱解毒的苦味食物是苦瓜,可以涼拌、炒、煲湯吃,能炒得既不失“青”且熟最好,或者把苦瓜洗乾淨,放點鹽、香油涼拌吃,這樣不會破壞苦瓜本身的營養成分。也可以用苦瓜切成片泡茶或榨出汁來喝,飲用生苦瓜汁能使身體迅速吸收大量的苦瓜有效成分。苦瓜食用之前先用鹽水泡泡,可以去掉一些苦味,也可去除苦瓜中的一些草酸,以免妨礙食物中鈣的吸收。除了苦瓜,還有一些苦味食物也值得推薦,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苦蕎麥、芥蘭、旱金蓮等。用鮮芹菜葉加水煎,或用鮮芹菜以開水燙後榨取其汁,食後同樣有清熱降火的作用。

中藥“降火”有其獨特的功效

按照“滋陰清熱、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治療原則,常用的滋陰清熱藥如麥冬、玄參、知母、黃柏等;清熱瀉火藥有大黃、黃連、黃柏、石膏、桑葉等;解毒消腫藥有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葉、金銀花、連翹等。常用的瀉火中成藥有牛黃清胃丸、牛黃解毒片、牛黃清心丸、龍膽瀉肝丸等,但應用中成藥最好去諮詢中醫專家,通過辨證,分清你的“上火”屬於什麼部位的火,是“虛火”還是“實火”,這樣對症用藥才能藥到病除。

飲食7原則吃出健康身體迎夏季

1、春夏飲食養生宜講究“三春”

春天,萬物復蘇,氣候由寒變暖。古人雲,天人相應,作為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人來講,在飲食上應注意以下“三春”的不同。

第一,早春。早春,陰寒漸退,郊外陽光初發,乍暖還寒。根據祖國醫學“春夏養陽”的理論,在早春時節,適當吃些蔥、生薑、蒜、韭菜、芥菜,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升發,而且其中所含的堿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

第二,仲春。古人雲,春應在肝。肝稟風木,仲春時節,肝氣隨萬物升發,而偏于亢盛。祖國醫學認為,肝旺可傷脾(木克土),影響脾胃運化。因此,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在這個時節,可適當進食大棗、蜂蜜、山藥、鍋巴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品。

第三, 晚春。晚春,氣溫日漸升高,《飲膳正要》曰:“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晚春時節,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另外,夏季臨近,從養生保健的角度講,還應注意飲食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2、春夏飲食宜遵循抗病毒原則

春季是氣候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所以,在飲食上宜遵循抗病毒原則。

3、春夏飲食宜遵循高熱量高蛋白原則

早春時節,氣候仍較寒冷,人體為了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因此,春季飲食宜遵循高熱量高蛋白原則。

在春季日常飲食中,除了穀類製品外,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寒冷的刺激,可使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兔肉和豆製品等。在這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強人體耐寒力的功能。

4、春夏飲食宜遵循少酸增甘原則

祖國醫學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因此,春季飲食宜遵循少酸增甘原則。

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如果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的生長期早於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維生素,可采來食用,以補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5、春夏飲食宜以清平為主

春季氣候變化無常,最易使人患感冒。由於外感風寒,可使人復發舊病,也可誘發新病。所以,中醫學認為,春季的進補應以輕鬆疏散之品為宜,而厚味、滋膩之品則為所忌。在這個季節裡,宜選用既有豐富營養又有發散作用的食物與藥物,起到既養生又預防的作用。一般的人,特別是身體虛弱的人,更要注意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

現代醫學認為,平補的飲食,非常適合正常人或病人食用。其實,適合用於平補飲食的食物是很多的。例如:小麥、蕎麥、薏米、玉米等穀類;豆漿、豆腐、赤豆、扁豆等豆類;橘子、金橘等果類。有條件的可選吃芝麻、蜂蜜、山藥、核桃、大棗、蓮子、蘑菇、銀耳以及各種海產品、蛋類等。這些食品的性質,以甘平為主,不寒不熱,不膩不燥,是性平和緩的補品,適合普通人或慢性病患者長期選用,不僅可以增強人的體質,而且長期進行食補,也不會出現補之不當的偏差。對於陽虛、陰虛、血虛、氣虛的病人來說,對症食用,會取得明顯的效果。

所謂清補的飲食,是指性涼的食物,如甘蔗汁、薺菜、幹品百合、螺、鴨肉、苦瓜、紫菜、海帶、海蜇、綠豆等。一方面,食用這些清補的食物,具有補而不膩的特點,適用於身體虛弱、胃弱、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也就是所謂不受補的人;另一方面,這類補品還具有一定的清熱作用,適用于陰虛不足,或氣陰二虛,兼有口乾舌燥、體質消瘦、怕熱煩躁、低熱不除的患者。對於一般的肢冷畏寒、大便溏泄、小便清長並兼有陽虛徵象的患者忌食用。

6、春夏飲食宜養肝為先

第一,以髒補髒,雞肝為佳。雞肝味甘而溫,具有補血養肝的作用,它較之其他動物肝臟補肝的作用更強,且可溫胃。具體吃法為:取新鮮雞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為粥服食。適合用於治療老年人肝血不足,飲食不佳,眼睛乾澀或流淚等病症。此外,老年人肢體麻木者,亦可用雞肝5只,天麻20克,同蒸服,每日食用一次,服用半月,便可見效。

第二,補肝血,食鴨血。鴨血性平,營養豐富。肝主藏血,以血補血,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取鴨血100克,鯽魚100克,白米100克煮粥服食,具有養肝血的作用,輔治貧血。同時,也是肝病患者保肝食品之一。

第三,舒肝養血,菠菜為佳蔬。菠菜,為春天的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療常有良效。

7、當春之時宜吃甜食

春季,風和日麗,萬物復蘇,人的精神飽滿。從養生的角度講,應適當增加甜味食物的攝入,對身體健康有益。古代養生名著《攝生消息論》指出:“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系肝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多吃點甜食,則能加強脾的功能,以助抗禦肝氣侵犯的能力。

相反,春季如果食酸過甚,則易傷脾。因為,多食酸味,酸味入肝,會加強肝氣的偏亢。因而,春季的飲食應“減酸益甘”,少食酸味食物。所以,宜多食些甜味的食物。如紅糖、白糖,有補中養脾的作用。就蔬菜看,宜常吃帶甜味的胡蘿蔔、菜花、大白菜、柿子椒等。辛甘之品如洋蔥、芹菜、韭菜等皆宜多吃些。

結語:春季飲食養生是非常重要的,春天是容易生病的季節,大家一定要記住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飲食7原則哦,只要堅持7條原則,就可以健康飲食迎接夏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