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春季上火是什麼導致的

“上火”在乾燥氣候及連綿濕熱天氣時更易發生。一般認為“火”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大類,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有“心火”和“肝火”。解決方法是“去火”,即中醫的清熱瀉火法,可服用滋陰、清熱、解毒消腫藥物,也可用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療法。“上火”為民間俗語,又稱“熱氣”,可以從中醫理論解釋,屬於中醫熱證範疇。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因此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某些熱性的症狀,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候,具體症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

最常見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溫度過高、缺水、悶熱的環境下呆的時間過長,然後體溫也會升高。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外感火熱症。一般來說內生的火熱情況比外感火熱多。比如現在人壓力變大、經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內生火的因素比以前要大得多。很多人認為上火是小毛病,吃點藥或者自我調節一下就可以了。實際上上火有的情況下比較輕,是可以自己調節的。但是對於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還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編輯推薦

上火了怎麼辦 降火必用幾大妙招

容易上火怎麼辦 四種降火食物最有效

從舌頭辨識出五臟哪裡上火

分類

1.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2.肺火: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3.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舌苔黃膩。

4.肝火:我們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幹、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5.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火可分實火和虛火,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症見高熱,頭痛,目赤,渴喜冷飲,煩躁,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黃幹或起芒刺,脈數實,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療上宜採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

根據病機不同,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病狀。陰虛火旺都多表現為全身潮熱、夜晚

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搏細數。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氣虛火旺者表現全身燥熱、午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強腎興陽、甘溫除熱為原則。

分析上火虛實,有針對用藥非常重要。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也可嘗試,但也需對症。比如吃蓮子湯去心火,吃豬肝可去肺火,喝綠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豬腰去腎火。

性質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長了口瘡或者牙齦紅腫、出血,咽喉腫痛,身體燥熱,便秘尿黃……這些都是“上火”症狀。但中醫把上火區分為實火、虛火,所以吃藥之前還需要分清上火的性質。

實火。 多由於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辛辣所致。此外,精神過度刺激、臟腑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實火患者表現為面紅目赤、口唇乾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出血、耳鳴耳聾、癤瘡乍起、身熱煩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脈數。治療上宜採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常用藥有三黃片、黃連上清丸、牛黃清胃丸、清熱解毒口服液等。

虛火。 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根據病機不同,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氣虛內熱)兩種證型。陰虛火旺多表現為全身潮熱、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細數。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常用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氣虛火旺者相對少見,常見症狀有全身低熱、年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甘溫除熱為原則,建議就醫後使用湯藥調理,常用中成藥主要是補中益氣丸等。

民間偏方

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九卷記載“石膏亦稱細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風寒熱,有解肌發汗,除口幹舌焦,頭痛牙疼等功能。乃祛瘟解熱之良藥。

敗火食物

(1)清熱解毒類:如菊花、黃瓜、板藍根、番茄、竹筍、綠豆、豆腐、芹菜、荸薺、菱角、馬齒莧、金針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適用於各種實火症候。

(2)苦寒制火類:如苦瓜、苦菜、厥菜、絲瓜、田螺、茄子、小米、蕎麥、兔肉、田雞等,可以寒涼之性化熱降火,多用於實火症。

大黃(3)利濕瀉火類: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麥、莧菜、甜瓜、赤小豆、黑魚、鴨肉、鯉魚、鯽魚、泥鰍、萵筍、綠豆芽、雞內金等,適用於各種實火症候。

(4)攻下實火類:如大黃、知母、黃連、黃芩、香蕉、芹菜、馬鈴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蘿蔔等,適用于小便短黃、大便幹結、口幹口苦、腹脹納差等症候。

(5)涼血斂血類:如蓮藕、梨、荸薺、生地、木耳、黃鱔、糯米、藕粉、薺菜、玉米須、芒果、鰻魚、竹葉、白茅根、馬齒莧等,可用於鼻衄、便血、尿血、牙齦出血等血熱妄行的情況。

(6)甘溫除熱類:如黨參、白術、白菜、荔枝、栗子、大棗、胡桃仁、百合、黑芝麻、燕窩、蜂乳、高粱、茴香、刀豆、芥菜、櫻桃、石榴、烏梅等,適用於氣虛火旺的病況。

(7)滋陰降火類:如甲魚、海帶、紫菜、海參、菠菜、豬血、豬肝、紅糖、烏雞、南瓜、蛤蜊、銀耳等,多用於陰虛火旺、五心煩熱、潮紅盜汗、夜不能寐等症。

(8)補髒熄火類:如黑豆、山藥、花生、牛乳、薏仁、白木耳、鴿蛋、鵪鶉、雀肉、鱔魚、羊肉、狗肉、韭菜、桑椹等,適用於因臟腑虛弱、陽氣不舉所致的各種虛火症候。

立春以後,天氣逐漸轉暖,隨著氣溫的回升,人也容易因“上火”引發一些疾病。按照中醫理論,小兒、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和婦女在春天時所表現的“上火”各有特點,藥店藥師熟悉、掌握這些特點,才能為他們對症薦藥。

編輯推薦

上火了怎麼辦 降火必用幾大妙招

容易上火怎麼辦 四種降火食物最有效

從舌頭辨識出五臟哪裡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