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四月養生以補腎、調節陰陽虛實為主

從中醫養生來說,清明前後是郊遊、踏青的好日子。白居易《春遊》詩中說:“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從防病來講,在這段日子裡,天氣陰涼,應以補腎、調節陰陽虛實為主。為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運動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極拳等。飲食調攝方面,須定時定量,防暴飲暴食。四月養生以補腎、調節陰陽虛實為主。

以補腎、調節陰陽虛實為主。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螺螄、雞蛋、韭菜、芫茜、萵筍、淮山、蘋果、橘、馬蹄、梨、桃、櫻桃、芒果、山竹等。

少吃辛辣、油膩、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魚、海蝦等。

此節氣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復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發的食物,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鹹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

推薦食譜

山楂枸杞燜兔肉

用料:山楂、山藥各30克,枸杞子15克,兔肉500克,紅棗4個。

制法:紅棗去核,兔肉切塊,用開水脫去血水。諸料共入砂鍋,加清水煮沸後改小火煲2~3小時,調味。

功用:枸杞子滋補肝腎明目,山藥健脾益腎,山楂活血化瘀,紅棗健脾益血,兔肉補益中氣。此款食療方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低脂肪、低膽固醇,有滋補肝腎、補氣養血、活血化瘀作用。

不同人群如何在四月養生

男士:
養生重在養肝

傳統的養生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肝臟有密切關係。所以,春季的養生保健方法應以養肝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氣機就會通暢,氣血就會和諧,各個臟腑的功能也能維持正常。因此,清明養生重在養肝。調養肝臟有“養肝”和“清肝”之分。具體方法有多種,如以肝養肝、以味養肝、以血養肝和以菜養肝等。

女士:
換衣不宜過早

俗話說“二月亂穿衣”,說的是清明節前後,因為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早上出門上班時穿一件風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熱時,可脫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這樣就會有效預防感冒。所謂“春捂”也是這個意思,直到清明過後,四月中旬才可換春裝。當然,“春捂”的過程也應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決定衣服增減。一般來講,應根據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體生髮,抵禦外邪侵襲,才有助於身體健康。

老人:
注意“病從口入”

多變的天氣容易使老年人受涼感冒,發生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季節,因而要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以及儘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尤為注意“病從口入”。

孕婦:
悲傷莫要過度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通過祭祖和掃墓活動來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當看到親人的墓碑,許多人難免睹物思人,悲痛萬分。此時此景,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不過,悲傷過度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嚴重的,尤其是准媽媽們更應控制情緒。另外,春季又是多種精神疾病的高發期,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情緒低落、抑鬱,誘發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後准媽媽們不要過於悲傷,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

特殊人群:
防高血壓復發

清明節前後,人們的情緒波動較大,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由於過於懷念親人,寢食不安,極易造成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當儘快減輕和消除異常情緒反應,保持情緒穩定。可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運動,轉移思維。還應避免負重活動,以免引起屏氣而致血壓升高等。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如太極拳等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

注意事項

踏青提防光過敏

春天是外出踏青旅遊的旺季,據調查,人群中約有30%的人會對紫外線產生過敏,其中春天人體對紫外線敏感性最高。光過敏是紫外線照射後,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紅色斑疹、丘疹或大皰性皮疹,會伴有灼熱和癢痛感。春天的光過敏問題更要引起重視,因為春天的紫外線看上去並不強烈,因此許多女性出門都不用隔離霜、防曬霜,其實春天屬於光過敏的高發期。

另外吃了含有光過敏性物質的食物,如菠菜、薺菜、芹菜、萵苣、馬蘭頭等,出門後,便容易出現皮膚紅腫、發癢的情況。因此這些含有光過敏性物質的食物最好選在晚上吃,也不要餐餐都吃。本來就有過敏體質的人,更應避免吃這些食物。

編輯推薦:

養生_養生之道_春季養生_天天養生_養生保健

春季養生之道?春季養生三原則

四季養生知識 每個季節養生各不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