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螽斯丸由來
p> 出處:《古今醫鑒》 本方由生地黃、熟地黃、當歸、茯苓、川芎、赤芍藥、枳殼、黃芩、延胡索、青皮、陳皮、蘇木、紅花、五靈脂、炒乾薑、甘草、香附諸藥組成,用艾煎湯,入醋打糊為丸,酒或白開水送服。用於婦人月經不調,痛經,赤白帶下,不
2017-02-19 21 -
如果得了重症肌無力怎麼辦
重症肌無力各種年齡組均發生起病急緩不一,症狀的暫時減輕、緩解、復發及惡化常交替出現而構成本病的重要物征。大家應該都瞭解重症肌無力的診斷方法。 如果得了重症肌無力怎麼辦 重症肌無力多隱襲,主要表現為骨骼肌異常,易於疲勞,往往晨起時肌力較好
2017-02-19 20 -
駐景丸由來
出處:《銀海精微》 本方由楮實子、枸杞子、五味子、制乳香、川椒、人參、熟地黃、肉蓯蓉、菟絲子諸藥組成,共為細末,煉蜜為丸,空腹鹽湯送服。用於治療心腎俱虛,血氣不足,下元虛憊所致之視物不清,如紗遮睛等症。有滋腎填精、養肝明目之效。
2017-02-19 63 -
重症肌無力如何康復才好呢
大家都知道重症肌無力是一個比較難治癒的疾病,因為該病緩慢發病的特點所以造成了重症肌無力的康復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重症肌無力的康復過程中還有很多的事項,需要患者多加關注。 重症肌無力如何康復才好呢 1、振奮精神,保持情志舒暢:精神情
2017-02-19 22 -
重症肌無力的危害有哪些
肌無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當會導致病情加重,導致肌無力的危害發生。針對肌無力的危害問題,大部分人都還理解不到嚴重性,這是十分可怕的,會形成一定的誤區,所以認識肌無力的危害十分必要。 重症肌無力的危害有哪些
2017-02-19 10 -
增液湯由來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玄參、麥冬、細生地三味藥物組成。用於陽明溫病,津液不足,大便秘結,口渴,舌幹紅,脈細稍數或沈而無力等症。有增液潤燥之功。 本方為津液不足,燥結不甚諸證而設,增液有餘,攻下不足,尤適「無水舟停」之證。所謂
2017-02-19 22 -
觀音應夢散由來
出處:《濟生方》 本方由人參、紫衣胡桃肉兩藥為末,加生薑水煎服。用於胸滿喘急,不能睡臥之症。有補氣生津,溫補肺腎之功。 王晉三雲:「溧陽洪輯幼子病痰喘將危,凡五晝夜不乳食,夢觀音授以此方,煎湯一蜆殼,灌之,喘即定,亦以乳液凝於膈
2017-02-19 73 -
診斷三叉神經痛的注意事項
診斷三叉神經痛應注意以下三點: 1、典型的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根據疼痛的部位、性質、板機點,及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結合發病年齡等,不難做出診斷。 2、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常表現為三叉神經麻痹並持續性疼痛。一般通過實驗室檢查、CT、MRI等
2017-02-19 13 -
導赤散由來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 本方由生地黃、甘草梢、木通、竹葉四味藥物組成。用於心經有熱所致之口渴面赤,心胸煩熱,渴欲冷飲,口舌生瘡;或心移熱於小腸,小便短赤而澀,尿時刺痛,舌紅脈數。有清熱利水之功。 「導」,引導;「赤」,色也,這裡
2017-02-19 38 -
生幹地黃湯
【處方】生幹地黃 熟幹地黃各30克(並洗)麥門冬子(去心)15克 川當歸的功效與作用7.5克 枳殼(米泔浸一宿,麩炒)7.5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湯泡,去皮、尖,麩炒令赤)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各7.5
2017-02-19 9 -
晚上不宜洗頭 晚上洗頭易頭痛
導讀: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緊張,壓力大。白天工作、活動、應酬忙的精疲力盡,難得晚上有空,舒舒服服洗個頭洗個澡,難得的美事啊!不過,晚上洗頭要注意啦! 晚上洗頭後,若有足夠的時間讓頭髮幹透了才睡,那當然最好不過。但有時實在太忙
2017-02-19 15 -
如何躲開超市里細菌的小竅門
導語:養生保健專家介紹說,想買蔬菜、水果、肉蛋奶、洗滌劑等生活必備之物,只要去超市逛一圈,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可你知道嗎?超市其實是個大細菌源,不知不覺中你就可能把隱形細菌帶回家。 1、正確使用購物筐和購物車。由於多數賣場的手推車使
2017-02-19 9 -
濟川煎由來
出處:《景嶽全書》 本方由當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六味藥物組成。用於老年人及腎虛便秘者。有溫腎,潤腸通便之功。 「濟」,有接濟滋養之意;「川」,指津液分佈之形。《內經》有「腸胃為海,六經為川」之說。張景嶽注為:「三陰
2017-02-19 113 -
神效暖臍膏
【處方】肉桂的功效與作用45克(去皮)丹皮24克 黃耆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 歸身 生地各60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蓯蓉 附子(炮)木鱉子各30克(去殼)荊芥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 桂枝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前胡 升麻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蘇葉
2017-02-19 9 -
萆薢分清飲由來
出處:《丹溪心法》 本方由益智仁、川卑解、石菖蒲、烏藥、(一方加茯苓、甘草梢)諸藥組成。用於膏淋、白濁。症見小便頻數,混濁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有溫腎利濕,化濁分清之效。 膏淋、白濁,其病位在下焦,是由陽虛濕濁下注所致。腎與
2017-02-19 120 -
蘇葉黃連湯
【處方】川連0.9~1.2克 蘇葉0.6~0.9克【功能主治】清熱化濕,和胃止嘔。治濕熱症,嘔惡不止;亦治妊娠惡阻。【用法用量】煎湯服。【備註】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據《中醫婦科學》補。【摘錄】《濕熱病篇》
2017-02-19 53 -
三仁丸
《腳氣治法總要》卷下:三仁丸【處方】柏於仁30克 松子的功效與作用仁60克 麻子仁90克【制法】上藥研成膏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老人津液不足,大便秘滯。【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米飲送下。【摘錄】《腳氣治法總要》卷下《重訂嚴氏濟
2017-02-19 140 -
四妙勇安湯由來
出處:《驗方新編》 本方由金銀花、玄參、當歸、甘草四味藥物組成。用於脫疽(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證見患處黯紅,微熱微腫,痛甚,煩熱口渴,或則潰爛,膿水淋漓,舌紅脈數等。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脫疽,乃因火毒內蘊或寒濕化熱,血行
2017-02-19 40 -
石楠膚子酒
【處方】石楠葉50g 地膚子50g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50g 獨活50g 白酒500ml【炮製】將上述4味藥材一起搗為粗末;與酒共置於鍋中,上火煎煮數10沸;冷卻後,過濾去渣,裝瓶備用。【功能主治】除風濕,和血止癢。主治風毒癮疹。【用法用量
2017-02-19 12 -
人參養榮湯由來
出處:《三因集一症證方論》 本方由白芍藥、當歸、橘皮、黃耆、肉桂、人參、白術、炙甘草、熟地黃、五味子、茯苓、遠志等組成,加生薑、大棗煎服。用於積勞虛損,四肢沉滯,少氣心悸,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咽幹唇燥之症。有補益氣血,健脾養心之功
2017-02-19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