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楝子湯
【處方】川楝肉2錢,木香7分,檳榔1錢,熟半夏的功效與作用1錢,枳實(曲炒)1錢,廣皮1錢,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分。【功能主治】蟲痛時作時止,口吐清水,或如咬狀。【用法用量】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水煎,入砂糖少許,和服。【摘錄】《古今醫徹》
2017-03-04 7 -
濕郁陽氣型濕溫
證候表現:不食不寐,腹痛便窒,脈遲小澀 病因病機:謂由平素嗜酒少穀,濕結傷陽,寒濕濁陰,鳩聚為痛 處方:而用炒黑生附子、炒黑川椒、生淡幹蔥白調入豬膽汁,此四味白通湯,亦神奇不可思議者也。 出處:《中西溫熱串解》·卷六(卷)·治溫熱方法上
2017-03-04 8 -
成煉鐘乳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成煉鐘乳散【處方】鐘乳粉,用成煉者。【功能主治】治乳婦氣少血衰,脈澀不行,乳汁絕少。【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濃煎漏蘆湯調下。【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局方》卷九(續添諸局經驗秘方):成煉鐘乳散【別名】鐘乳散
2017-03-04 7 -
濕熱鬱久次傳寒中型濕溫
證候表現: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 病因病機:海藏以熏黃為陰黃,蓋既濕勝,則次傳寒中,小便自利者有之。(雄按:此由但清其熱,不治其濕,故次傳寒中。)。倪沖之《傷寒匯言》:此濕家為病之總綱也。(《金錍》)蓋體氣素以濕為事者
2017-03-04 15 -
穿骨散
【處方】白芥子不拘分兩。【功能主治】貼骨疽,又名縮腳疽,皮色不異,腫硬作痛者。【用法用量】用白酒釀調敷患處。【摘錄】《古方匯精》卷二
2017-03-04 7 -
邪遏膜原型濕溫
證候表現:濕溫證,寒熱如瘧,舌苔滑白,口不知味。 病因病機:濕熱阻遏膜原。 處方:故仿吳又可達原飲之例,而瘧門中嚴用和清脾飲,亦可參用。宜厚樸、草果、神曲、半夏、蒼術、六一散等味。 鑒別診斷:瘧由暑濕伏於內,秋涼束於外。若夏月腠理大開,
2017-03-04 15 -
參耆完胞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白術、綿耆、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川芎的功效與作用、紅花的功效與作用、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白及、豬胞1個。【功能主治】益氣生肌,和血固脬。主胞脬受傷,淋漓不止。【摘錄】《顧氏醫徑》卷四
2017-03-04 11 -
濕溫傷陽型濕溫
證候表現:至如陽傷痿弱,有濕麻痹,雖痔血 處方:用薑、附、茯苓、生術。 出處:《中西溫熱串解》·卷六(卷)·治溫熱方法上焦篇(篇) 原文:至如陽傷痿弱,有濕麻痹,雖痔血而用薑、附、茯苓、生術
2017-03-04 14 -
三焦濕熱型濕溫
症狀:發熱,胸悶,嘔惡,汗出,尿黃赤澀少,口渴或渴不欲飲,舌紅,苔黃膩或滑,脈數滑,或細緩。 病因病機:濕熱彌漫三焦,氣機不暢。 治則治法:宣化點焦,分利濕熱。方藥;黃芩滑石湯或宣清導濁東加減。茯苓15g,法半夏9g,連翹12g,杏仁1
2017-03-04 9 -
邪郁衛表型濕溫
症狀:發熱,頭身痛,尿短赤熱,惡寒,胸悶,口渴或不欲飲,脘腹脹,舌苔膩或白或黃,脈濡。 病因病機:濕熱之邪侵于衛表,鬱而化熱。 治則治法:解表清熱。 方藥: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5g,連翹12g,茯苓15g,甘草6g,法半夏6g,薏苡仁1
2017-03-04 7 -
余濕未盡型濕溫
症狀:濕溫病後期,身熱已退或微微發熱,腳悶或脘腹脹,知饑而不欲食,舌苔黃,脈數或濡或緩。 病因病機:濕熱漸清,餘邪未盡。 治則治法:輕清芳化餘濕。 方藥:五葉蘆根東加減。藿香葉3g,薄荷葉(後下)3g,枇杷葉3g,佩蘭葉3g,蘆根10g
2017-03-04 10 -
濕郁上焦型濕溫
症狀:發熱或寒熱往來,胸脘痞悶,煩躁,苔膩或黃或白,脈濡或緩或數。 病因病機:濕邪化熱,阻于上焦,肺衛失宣。 治則治法:清宣上焦。 方藥:藿朴夏苓湯或三仁東加減。豆蔻(後下)6g,枳實6g,炒杏仁9g,郁金5g,法半夏6g,滑石9g,通
2017-03-04 12 -
油性肌膚春季如何控油護膚
油性皮膚的MM往往都不太敢用晚霜,因為晚霜比較厚重,往往給人以油膩感。這也是一種誤解。研究發現,皮脂腺在夜晚更活躍。因此,油性皮膚的MM應該在晚上選擇有針對性的晚霜,以便更有效地抑制油脂分泌。油性皮膚的MM一定要把握好晚上絕佳的護膚時機
2017-03-04 8 -
草果養脾湯
【處方】草果仁半兩,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白者,去皮)半兩,縮砂仁半兩,桔梗1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兩半(炙),生薑的功效與作用6兩(用白麵4兩同拌和,罨1宿,炒黃)。【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健脾化痰,開胃進食,久服無瘧痢疾。主【用法用
2017-03-04 7 -
中焦濕熱型濕溫
症狀:發熱,尿黃赤,汗出,胸脘痞悶,嘔惡,便秘,舌苔厚膩,或黃,或白,脈滑數。 病因病機:濕邪阻於中焦,濕熱交蒸。 治則治法:清熱化濕。 方藥:茯苓皮湯或藿香正氣散加減。赤茯苓12g,白茯苓12g,黃芩6g,法半夏9g,陳皮6g,廣藿香
2017-03-04 21 -
陰傷氣耗型濕溫
症狀:濕溫病後期,口乾渴,神疲乏力,舌紅乾燥,苔黃或粗糙,脈數細弱或濡細。 病因病機:濕熱耗傷,氣陰兩虛。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生脈散加減。西洋參(單煎)9g,麥冬30g,石斛15g,甘草9g,生地黃30g,連翹9g,白芍18g
2017-03-04 8 -
磁石羊腎粥
【處方】磁石半斤(搗碎,淘3遍,綿裹,置器中),羊腎1對(去脂膜,研爛),米3合。【功能主治】養腎臟,強骨氣,益精髓,除煩熱。主耳聾。【用法用量】用水5升,先煮磁石,取汁2升,去磁石,下羊腎及米煮粥,臨熟入酒1合,調和如常法。空腹服。【摘
2017-03-04 9 -
春季控油三部曲做無油美人
很多女性朋友抱怨:油性皮膚煩惱多,尤其是在夏天,明明才洗完臉不到2小時,一照鏡子又是油光滿面,看上去毛孔粗大、髒兮兮的,一不小心還會發炎長痘,嚴重影響了個人形象。用吸油面紙勤洗臉只是當時去除了油脂,卻讓皮膚越來越油。 對於油性皮膚的護理
2017-03-04 13 -
濕阻膜原型濕溫
症狀:發熱惡寒,或寒熱往來,寒甚熱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嘔逆脹滿,苔白厚膩或如積粉,脈緩。 病因病機:濕熱穢濁之氣,郁伏膜原,阻礙氣機。 治則治法:疏利化濕,透達膜原。 方藥:達原飲加減。厚樸10g,檳榔6g,法半夏6g,廣藿香10g
2017-03-04 16 -
春季肌膚控油5妙招 保濕工作要做好
春季肌膚控油5妙招 保濕工作要做好。生機勃勃的春天來了,MM不想自己的臉上總是油乎乎的吧!春夏季氣溫比較高,臉上會比較容易出汗出油,妝容會因此花掉。那麼,肌膚如何做好控油工作?下麵小編就來教你5招: 春季肌膚控油5妙招 保濕工作要做好
2017-03-0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