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夾竹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強心利尿;祛痰定喘;鎮痛;祛瘀。主心臟病心力衰竭;喘咳;癲癇;跌打腫痛;血瘀經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0.9g;研末,0.05-0.1g。外用:適量,搗敷或製成酊劑外塗。
2017-03-11 24 -
獨蕨箕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滋補;止咳平喘。主毒蛇咬傷;乳癰;疔瘡腫毒;瘰鬁;咽喉炎;肺熱咳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2017-03-11 4 -
紅須須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祛瘀止痛。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宮外孕肝脾腫大;胸痹絞痛;心煩不眠;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散。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祛瘀止癰、活血調經,養心除煩的功能。用於月經不調、經閉,宮外
2017-03-11 10 -
滇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發表;散寒燥濕。主風寒感冒;頭痛;咳順;鼻淵;脘腹冷痛;風寒濕痹;寒濕帶下;痛經;瘡瘍腫痛;風疹濕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煎湯洗。 注意 陰虛火旺者禁服。 摘錄 《中
2017-03-11 6 -
胡桃仁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主腰痛腳弱;尿頻;遺尿;陽痿;遺精;久咳喘促;腸燥便秘;石淋及瘡瘍瘰鬁。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單味嚼服;10-3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搗敷。 注意 有痰火積熱或陰虛火旺者忌服。
2017-03-11 8 -
紅芋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殺蟲;消腫止痛。主乳癰;瘡癤腫毒;疥癬;跌打瘀腫。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外敷面積不宜達大,以免中孕婦忌用。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7 -
輪傘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風濕;強筋骨;補腎活血。主風濕性關節痛;小兒筋骨痿軟;陽痿;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浴。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7 -
狗筋蔓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骨痛;月經不調;瘰鬁;癰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服。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9 -
鵜鶘脂油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綱目》:咸,溫,滑,無毒。 【功能主治】《綱目》:塗癰腫,治風痹,透經絡,通耳聾。 【各家論述】《綱目》:淘鵝油性走,能引諸藥透入病所拔毒,故能治耳聾、痹、腫毒諸病。 【摘錄】《*辭典》
2017-03-11 11 -
大昏頭雞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主疔瘡癰腫;瘰鬁;毒蛇咬傷;崩漏帶下;水腫;跌打損傷;蛔積;預防流感;麻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湯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9 -
牛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生津;下乳;止咳。主消渴;婦人無乳;咳嗽;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或研末,3g,沖服。外用:適量,炙熱塗。 【各家論述】 1.《食療本草》:治婦人無乳汁,作羹,空心食之。 2.《本草拾遺》:和石燕煮汁服,主
2017-03-11 11 -
叢枝蓼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健脾消疳;活血調經;解毒消腫。主泄瀉;痢疾;疳疾;月經不調;濕疹;腳癬;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9。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14 -
木蠟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瘀消腫;殺蟲;解毒。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鉤蟲病;疥癬;瘡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15 -
藍葉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化瘀散結。主風濕骨痛;肝腫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治心胃氣痛。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9 -
太白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發汗;散寒;健胃;接骨。主傷風感冒;頭痛鼻塞;脘腹冷痛;消化不良;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加蜂蜜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9 -
狹果茶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瘡癤;濕皰;無名腫毒;濕疹瘙癢;黃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各家論述】《涼山州中草藥資源普查名錄》:莖和枝:有解毒的功能。用於肝炎。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6 -
小穀精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散熱;明目退翳。主目赤翳障;羞明流淚;雀目;頭痛;鼻淵;喉痹;牙痛及風疹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燒存性,研末外撒;或為末吹鼻、燒煙熏鼻。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
2017-03-11 7 -
麂子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主關節腫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咳喘;熱淋;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18 -
虎頭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散瘀消腫;止血。主肺熱咳嗽;肺結核;肺炎;氣管炎;喘咳;骨折筋傷;風濕痹痛;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16 -
見血封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用於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牙痛,胃痛,胃出血,膀胱炎;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1錢;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2017-03-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