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患者皮膚及黏膜處毛細血管出現病理改變, 主要表現為血管壁通透性及脆性增加, 便可引起出血而誘發相關皮損症狀。
1.紫癜:患者皮膚表面出現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樣淤斑, 以四肢遠端伸側、臀部多見, 偶可見於口腔黏膜和眼結合膜, 但很少累及軀幹。 淤斑呈對稱分佈且成批出現, 稍突出於皮膚表面, 壓之不褪色, 單獨存在或相互融合成片狀。 病初皮損處可出現癢感或疼痛, 紫癜消退後會出現色素沉著。
2.蕁麻疹:為本病的併發症狀, 患者皮膚表面出現伴有明顯瘙癢感的風團樣皮疹。
3.其他表現:患者可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的皮損樣症狀, 表現為皮膚及皮下組織增厚變硬。 增厚皮膚與周圍界限清楚, 無指壓痕及顏色變化, 一般好發於面部、頸部及四肢;病變嚴重時, 患者皮膚出現多形性紅斑或潰瘍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