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橘絡

橘絡

別名:橘絲、橘筋、橘瓤上筋膜。

性味:味苦、甘, 性平。

歸經:脾、肺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果皮內層筋絡。

形態特徵:①鳳尾橘絡

呈長條形的網路狀。 多為淡黃白色, 陳久則變成棕黃色。 上端與蒂相連, 其下則筋絡交叉而順直, 每束長約6~10釐米, 寬約0.5~1釐米。 蒂呈圓形帽狀, 十餘束或更多壓緊為長方形塊狀。 質輕虛而軟, 幹後質脆易斷。 氣香, 味微苦。 以整齊、均勻、絡長不碎斷、色黃者為佳。

②金絲橘絡

呈不整齊的鬆散團狀, 又如亂絲, 長短不一, 與蒂相混合, 其餘與鳳尾橘絡相同。

③鏟絡

筋絡多疏散碎斷, 並連帶少量橘白, 呈白色片狀小塊,

有時夾雜橘蒂及少量內瓤碎皮。 以鳳尾橘絡品質最佳, 鏟絡品質最差。

橘絡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0.8~1.5錢。

炮製:夏秋採集, 由果皮或果瓤上剝下筋膜, 曬乾, 生用。

橘絡的功效作用

功效:通絡, 化痰止咳。

主治:用於咳嗽痰多, 胸脅作痛。

橘絡的相關論述

1、《本草崇原》:橘瓤上筋膜, 治口渴吐酒, 煎湯飲甚效, 以其能行胸中之飲, 而行於皮膚也。

2、《綱目拾遺》:金禦乘雲, 橘絲專能宣通經絡滯氣, 予屢用以治衛氣逆於肺之脈脹甚有效。

3、《本草便讀》:橘絡, 甘寒入絡, 無甚功用, 或可清絡中之餘熱耳。

4、《日華子本草》:治渴及吐酒, 炒煎湯飲甚驗。

5、《綱目拾遺》:通經絡滯氣、脈脹, 驅皮裡膜外積痰, 活血。

6、《本草求原》:通經絡, 舒氣, 化痰, 燥胃去穢, 和血脈。

蒔蘿子 化橘紅 豬靨 胡蘿蔔 羊靨 枇杷芋 橘紅 橘葉 橘核 陳皮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