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甘, 澀, 涼。
歸經:入心、肝。
入藥部位: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牙齒化石。
形態特徵:呈完整的齒狀或破碎成不規則的塊狀。 主要為犬齒及臼齒。 犬齒呈圓錐形, 先端彎而尖, 直徑約3釐米, 近尖端處常中空。 臼齒呈圓柱形或方柱形, 一端較細, 略彎曲, 多有深淺不同的溝棱。 表面牙白色、青灰色或暗棕色, 粗糙或有毒可見具光澤的琺瑯質。 質堅硬, 斷面不平坦, 亦粗糙, 有吸濕性。 無臭, 無味。
龍齒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宜久煎), 3~5錢。
炮製:除去泥土, 敲去牙床即得。
龍齒的功效作用功效:鎮驚安神,
主治:治驚癇癲狂, 煩熱不安, 失眠多夢。
龍齒的禁忌《本草經集注》:“得人參、牛黃良。 畏石膏。 ”
龍齒的配伍①治小兒驚熱如火, 亦治溫壯:龍齒為末。 調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龍齒散)
②治因驚成癇, 狂言妄語:龍齒(研)、鐵粉(研)、凝水石(研)各一兩, 茯神(去木)一兩半。 上四味, 搗研羅為末, 煉蜜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溫米飲下。 (《聖濟總錄》龍齒丸)
③治小兒天釣, 手腳掣動, 眼目不定, 有時笑啼或嗔怒, 爪甲皆青:龍齒半兩(細研), 鉤藤、白茯苓各半兩, 蟬殼二七枚(微炒), 黃丹一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 銼), 鐵粉一分(細研), 朱砂一分(細研), 川大黃一分(銼碎, 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 入研了藥令勻。 每服一錢, 以水一小盞, 煎至六分, 量兒大小, 分減溫服。 (《聖惠方》龍齒散)
龍齒的相關論述1.《本經》:主小兒大人驚癇,
2.《別錄》:小兒驚癇, 身熱不可近, 大人骨間寒熱。
3.《藥性論》:鎮心, 安魂魄。
4.《日華子本草》:治煩悶, 癲癇, 熱狂。
雲母石 猴頭菌 白石英 對蝦殼 兔毛蒿 豬心 甘木通 廣棗 朱砂 琥珀 龍骨 磁石 首烏藤 合歡花 百合 合歡皮 石蓮子 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