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茅莓

茅莓

別名:三月泡、紅梅消、虎波草。

性味:味苦、澀, 性涼。

歸經:歸肝、脾、大腸經。

入藥部位:莖葉。

形態特徵:根圓柱形, 常扭曲, 長10-30cm, 直徑0.3-1.2cm。 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 具縱皺紋, 外層栓皮有時呈片狀剝落, 露出紅棕色內皮。 根頭部呈不規則塊狀, 常有莖殘基和被白色絨毛的乾枯幼莖葉。 質堅硬, 斷面略平坦, 淡黃棕色, 有放射狀紋理。 氣微, 味微澀。

茅莓的用法用量

內服:15-30g。

外用:適量, 鮮葉搗爛外敷, 或煎水熏洗。

炮製: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洗淨, 潤透, 切厚片, 乾燥, 篩去碎屑。

茅莓的功效作用

功效:散瘀, 止痛, 解毒, 殺蟲。

主治:用於吐血, 跌打刀傷,

產後瘀滯腹痛, 痢疾, 痔瘡, 疥瘡等病症。

茅莓的禁忌

孕婦慎服。

茅莓的配伍

1、治泌尿系結石:茅莓根60g, 石韋30g, 海金砂、車前草各15g, 水煎服。 (《精編中草藥圖譜》)

2、治風濕關節痛:茅莓根60g, 白酒500ml, 浸泡7天, 每次服l小杯, 每日2次。 (《精編中草藥圖譜》)

3、治過敏性皮炎:茅莓根30g, 水煎, 去渣, 入明礬適量, 洗患處。 (《精編中草藥圖譜》)

4、治創傷出血:茅莓葉, 曬乾研末, 取適量局面撒敷, 外蓋潔淨紗布。 (《精編中草藥圖譜》)

夏天無 茄子 五靈脂 沒藥 乳香 夜明砂 片薑黃 獨一味 薑黃 郁金 酒糟 栗子 草血竭 冬淩草 延胡索 川芎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