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反唇疔

反唇疔是中醫當中的一種疾病名稱, 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在生活中這種疾病是如何發生的, 我們才能更好的預防這種疾病, 今天給朋友們帶來反唇疔的一些治療方法,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疔瘡疾患之一。 以疔生在唇上, 致使唇腫脹而向外翻出, 故名。 由脾經熱毒鬱發或胃火熾盛所致。 參見“疔瘡”條。

病因病理

多因肌膚不潔, 鐵木刺傷而妄施針挑擠壓, 以致火毒乘隙侵襲, 邪熱蘊結肌膚;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 引起臟腑積熱, 毒自內發所致。 若毒邪盛則流竄經絡, 內攻臟腑則屬危候。

症狀表徵

該病初起狀如粟粒, 色或黃或紫, 或起膿水皰、膿皰, 根結堅硬如釘, 自覺麻癢而疼痛輕微, 繼則紅腫灼熱, 疼痛增劇, 多有寒熱。 如見壯熱煩躁, 眩暈嘔吐, 神識昏憒者, 為疔瘡內攻之象, 稱為“疔瘡走黃”;如發生於四肢, 患處有紅絲上竄的, 名為“紅絲疔”。

辯證分型

疔瘡, 證多發於肌膚之表, 形如粟米, 根盤堅硬, 深如釘狀。 如為顏面疔瘡, 見於面部, 初起或癢或麻, 漸現紅腫熱痛, 甚者畏寒發熱, 便秘溲赤, 口渴欲飲, 脈數, 苔黃膩;如為沿爪疔, 初起多限於指甲一側邊緣近端, 輕微紅腫熱痛, 既而釀膿, 蔓延對側, 甲背可呈黃或灰白色積膿之象, 脈數或平, 苔黃;如為疔瘡走黃, 則瘡頂黑陷無膿, 周圍膚色暗紅, 高熱頭痛, 煩躁神昏, 皮膚瘀斑,

脈洪數, 苔黃糙。

古案選介

疔瘡案之一

一男子患疔作癢, 噁心嘔吐, 時發昏亂, 脈浮數。 明灸(直接灸)二十餘壯始痛。 以奪命丹一服, 腫始起。 更用神異膏, 及荊防敗毒散而愈。 (《外科發揮》)

疔瘡案之二

一老婦手大指患疔, 為人針破出鮮血, 手背俱腫, 半體皆痛, 神志昏憒五日矣。 用活命飲, 始知痛在手, 瘡勢雖惡, 不宜大攻;再用大補劑, 又各一劑, 外用隔蒜灸, 喜此手背赤腫而出毒水;又各一劑, 赤腫漸潰, 又用托裡藥而瘥。 (《外科樞要》)

治療方法

針灸治療

治法

取督脈經穴為主。 毫針刺用瀉法, 或三棱針點刺出血。

處方

身柱、靈台、合穀、委中。

方義

該方取督脈經穴為主, 以督脈統率諸陽, 瀉身往、靈台以疏泄陽邪火毒, 二穴又為治療疔瘡之經驗災。

合谷為手陽明經的原穴, 陽明多氣多血, 瀉之以泄陽明火毒, 面唇疔瘡尤為適宜。 取郤穴委中, 刺血以清泄血熱。

該病還可根據患部所屬經脈取穴。 例如生於面部手陽明經的, 配取商陽、曲池;食指端者取曲池、迎香;生於面部足少陽經的, 配取陽陵泉、足竅陰;足小趾、次趾的取陽陵泉、聽會。 如系紅絲疔, 可沿紅絲的止點, 依次點刺到起點。

挑治疔瘡

方法

在背部脊柱兩旁, 尋取丘疹樣突起處, 用粗針挑治, 每日一次。

方歌

反唇疔發唇裡棱, 鎖口疔在嘴角生, 粟米堅腫麻癢痛, 脾胃心經火毒成。

此二證俱由火毒而成。 反唇疔生於唇棱偏裡, 上唇屬脾, 下唇屬胃;鎖口疔生於嘴角, 系心、脾二經所屬。

二證初起形如粟米, 色紫堅硬如鐵, 腫甚麻癢木痛,

寒熱交作, 煩悶作嘔。

反唇甚則令唇外翻, 鎖口甚則口不能開, 俱屬迅速之證, 須當速治, 遲則毒氣攻裡, 令人昏憒、噁心, 即名走黃。 治法俱按疔門, 禁用灸法。

結語:反唇疔是一種生在唇上致使唇腫脹而向外翻出的一種病症, 我們可以使用一起比較古老的方法來治療這種疾病, 可以使用針灸的方法啦治療, 也可以用粟米來治療反唇疔這種疾病, 針灸身柱、靈台、合穀、委中這些穴位也有不錯的效果。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