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一種中醫中的一種疾病名詞, 它是由於一些呼吸道傳染病所引起的疾病, 同時會有發熱、咳嗽的現象。 今天給朋友們帶來關於白喉的一些治療方法, 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吧。
白喉
是由白喉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以發熱, 氣憋, 聲音嘶啞, 犬吠樣咳嗽, 咽、扁桃體及其周圍組織出現白色偽膜為特徵。 嚴重者全身中毒症狀明顯, 可併發心肌炎和周圍神經麻痹。
白喉可分為四種類型, 其發生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 成人和年長兒童以咽白喉居多,
1.咽白喉
(1)輕型發熱和全身症狀輕微, 扁桃體稍紅腫, 其上有點狀或小片狀假膜, 數日後症狀可自然消失。
(2)一般型逐漸起病, 有乏力、胃納差、噁心、嘔吐、頭痛、輕至中等度發熱和咽痛等症狀。 扁桃體中度紅腫, 其上可見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 但範圍仍不超出扁桃體。 假膜開始較薄, 不易剝去, 若用力拭去, 可引起小量出血, 並在24小時內又形成新的假膜。
(3)嚴重型扁桃體和咽部水腫、充血明顯。 假膜在12~24小時內蔓延成大片。 除扁桃體外, 還波及齶弓、上齶、懸雍垂、咽後壁和鼻咽部, 甚至延及口腔黏膜。 口腔有腐臭味, 頸淋巴結腫大, 頸部腫大如“牛頸”。 全身中毒症狀嚴重者可有高熱或體溫不升、煩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嘔吐、脈細速、血壓下降,
2.喉及氣管支氣管白喉
大多由咽白喉擴散至喉部所致, 亦可為原發性。 多見於1~5歲小兒。 起病較緩, 伴發熱, 咳嗽呈“空空”聲, 聲音嘶啞, 甚至失音。 同時由於喉部有假膜、水腫和痙攣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症狀, 吸氣時可有蟬鳴音, 嚴重者吸氣時可見“三凹征”。 喉鏡檢查可見喉部紅腫和假膜。 假膜有時可伸展至氣管和支氣管、細支氣管。
3.鼻白喉
少見。 指前鼻部白喉而言。 鼻白喉可單獨存在, 或與喉白喉、咽白喉同時存在。 多見於嬰幼兒。 病變範圍小, 全身症狀輕微, 主要表現為漿液血性鼻涕, 以後轉為厚膿涕, 有時可伴鼻衄, 常為單側性。 鼻孔周圍皮膚發紅、糜爛及結痂,
4.其他部位白喉
(1)皮膚或傷口白喉不多見, 系由皮膚或黏膜直接或間接感染而得。 本型症狀雖不重且易於傳播。
(2)其他 外☆禁☆陰、臍、食管、中耳、眼結膜等處偶爾可發生白喉。 局部有炎症和假膜, 常伴繼發感染。 全身症狀輕。
治療
1.一般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和減少活動, 一般不少於3周。 要注意口腔和鼻部衛生。
2.抗生素治療
常選用青黴素, 需7~10天, 用至症狀消失和白喉桿菌培養陰轉為止。 對青黴素過敏者或應用青黴素1周後培養仍是陽性者, 可改用紅黴素, 分四次口服或靜脈給藥, 療程同上。
3.抗毒素治療
抗毒素可以中和游離的毒素, 但不能中和已結合的毒素。 在病程初期3日應用者效果較好,
4.心肌炎的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 煩躁者給以鎮靜劑。 可用潑尼松口服, 症狀好轉後逐漸減量。 嚴重患者可用三磷酸腺苷(ATP)和輔酶A50U治療。
5.神經麻痹的治療
吞咽困難者用鼻飼。
6.喉梗阻的治療
對輕度喉梗阻者需密切觀察病情的發展, 隨時準備做氣管切開。 呼吸困難較重, 出現三凹征時, 應立即進行氣管切開, 並在切開處鉗取假膜, 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
7.白喉帶菌者的處理
先做白喉桿菌毒力試驗, 陽性者隔離, 並用青黴素或紅黴素治療, 不必用抗毒素。 培養連續3次陰性後解除隔離。 對頑固帶菌者可考慮扁桃體摘除。 白喉恢復期帶菌者如需做扁桃體摘除,
結語:白喉是一種呼吸系統的疾病, 今天給朋友們帶來了那麼多關於這方面治療的方法, 我們可以針對不同部位的疾病來治療它, 同時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使用一般治療的方法來治療, 還可以使用抗毒素藥物李艾治療這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