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脫疽

脫疽因其紫黑腐爛, 骨節脫落, 故名脫疽。

現代醫學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均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於情志內傷, 肝腎不足, 寒濕外侵, 氣血壅塞不通而發病。 四肢為諸陽之末, 得陽氣則溫, 若久處寒冷, 陽氣不能通達四末, 血因寒凝, 氣因寒滯, 日久肢體失養而壞死。 若腸胃功能失調, 火毒內生, 邪火爍陰, 水虧不能制火, 或因外傷、長期吸煙, 亦可導致火毒內生, 瘀血凝結, 筋脈阻塞, 肉腐骨爛而成脫疽。

辨證論治

1.寒濕凝滯 主症:患肢沉重、酸痛、麻木, 小腿有抽痛, 常伴間歇性跛行,

行走加劇, 局部皮膚蒼白, 觸之冰涼, 趺陽脈弱或消失。 舌淡, 苔白膩, 脈沉細而遲。 治法:溫陽通脈, 散寒除濕。 方藥:陽和東加黃芪、黨參、木瓜、雞血藤。

2.瘀血阻絡

主症:患肢黯紅或青紫, 下垂時更甚, 抬高則蒼白, 足背皮膚、肌肉萎縮, 趾甲變厚, 局部可見瘀點, 趺陽脈搏動消失。 患肢持久性靜止痛, 尤以夜間為重。 舌質紅或紫黯, 苔薄白, 脈沉細而澀。

治法:活血通絡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東加減。 如痛甚, 加穿山甲、地龍、乳香、沒藥;如下肢沉重, 濕盛者, 加蒼術。

3.熱毒蘊結

主症:患肢皮膚黯紅而腫, 趺陽脈消失, 患趾如煮棗, 皮膚上起黃皰, 漸漸變為紫黑, 向外蔓延, 甚則五趾相傳, 波及足背, 肉枯筋痿, 呈幹性壞死。 潰破腐爛, 創面肉色不鮮, 疼痛異常, 如湯潑火燒,

並伴發熱、口幹、便秘、尿赤。 舌質紅, 苔黃膩, 脈洪數或細數。 治法:清熱解毒止痛。 方藥:四妙勇安湯合顧步湯。 若疼痛劇烈加醒消丸。

4.氣血兩虛

主症:久病面容憔悴, 萎黃消瘦, 神情倦怠, 短氣心悸, 畏冷自汗, 患肢肌肉萎縮, 皮膚乾燥脫屑, 指甲乾燥肥厚, 壞死組織脫落, 創面生長緩慢, 肉芽不紅或淡而不鮮。 舌質淡, 脈沉細而弱。

治法:補氣養血。

方藥:人參養榮湯。

5.腎虛

主症:精神萎靡, 面色晦黯, 上身熱而下身寒, 口淡不渴, 頭暈目眩, 筋骨痿軟, 大便不爽。 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精氣。

方藥:腎陽虛者用金匱腎氣丸, 腎陰虛者用知柏地黃丸。

外治法:初中期可用沖和膏、紅靈油膏外敷, 或用當歸、桑枝、威靈仙, 水煎熏洗, 每日1次。 後期潰瘍面小者, 外敷生肌膏保護創面;潰瘍面較大,

壞死組織難以脫落, 可逐漸清出壞死組織, 待膿腐將盡, 肉芽新生時, 改用生肌玉紅膏外敷。

其他療法

1.針刺療法 針足三裡、陽陵泉、曲池、合穀, 每次留針20分鐘, 每日1次。

2.中藥麻醉 中麻1號加氯丙嗪25mg, 用生理鹽水20m1晚9點左右緩慢靜脈推注, 隔2~3天使用1次。

預防護理

1.禁止吸煙, 少食辛辣醇酒。 2.避免外傷, 注意保暖。 3.患側肢體運動鍛煉, 促進患肢血液迴圈。

本病好發於下肢, 初期足趾(指)怕冷, 蒼白, 麻木, 間歇性跛行, 繼則疼痛加劇, 病久患趾(指)變黑壞死脫落。 應與糖尿病性壞疽、雷諾病鑒別。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脫疽相關知識, 我們知道了脫疽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久病面容憔悴, 萎黃消瘦, 神情倦怠,

短氣心悸, 畏冷自汗, 患肢肌肉萎縮, 皮膚乾燥脫屑, 指甲乾燥肥厚。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